本报12月24日讯 助老志愿服务时间可以被存储在时间银行里,老了后可以兑换成养老服务时间!今天下午,市政府资讯办召开资讯发布会,发布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情况。
据悉,该办法已在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试点,明年开始,我市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可在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上记录储存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当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实现全市通存通兑。此外,志愿者可以将自身储存的服务时间赠予他人使用。
今年4月14日,我市出台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并制定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细则》。市民政局局长王哲表示,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已有的青岛电子时间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币被记录在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App中,同时还记录在志愿者的社保卡上。
我市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手机软件已于11月9日上线,市民可以在安卓手机应用市场上搜索“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下载。
时间银行服务对象为:80周岁以上城镇户口空巢独居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在时间银行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我市为开展试点的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的80周岁以上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每周免费发放4个小时的服务时间。”王哲说,目前,我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平台已有注册志愿者3693人,服务对象2619人。
时间银行以非专业服务项目为主,主要包括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和精神慰藉六大类。
作者:青岛日报/观海资讯记者 贾 臻
来源: 青岛日报
作者/来源:光明网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