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很多老人都成为独居者。
他们不愿意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怕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想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故土。
但是他们独居,不仅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人照顾,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容易孤独,并胡思乱想,造成很多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也有的老人选择老来再婚,但是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使他们心力憔悴,选择独居生活是最好的方式。
有一些老人会自己组成一个抱团养老的群体,几个老姐妹,好的伙伴一起生活,不仅在生活方面可以一起互相照顾,还可以增加生活中的乐趣。
但是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一开始,大家是因为兴奋和开心,去接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很多东西都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就出现了一些厌倦感,一些不喜欢的事情也逐渐放大,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女儿出国发展,与弟弟抱团养老
有一位65岁的老人,分享了她养老的经历。她在老伴去世之后,和自己的亲弟弟一起生活,自己的弟弟因为妻子去世,也没有再娶的打算。
她一个人在县城也觉得孤单,所以和自己的弟弟抱团养老,但是后来因为一套房子,亲情都断了,更不要提养老了。
这个阿姨姓李,今年65岁。年轻时在县城工作,和老伴都是在体制内,如今退休金每个月有6000多元。
并且养育有一个优秀的女儿,读完博士后定居国外。但是好景不长,在和老伴安稳度过短暂的几年美好生活,老伴就因为生病去世了,留下李阿姨一个人生活。
女儿让她去国外一起居住,但是在这个县城已经生活多年的李阿姨不愿意离开,而且也不愿意再找一个,就这样独自生活了几年。
独居固然亲近,但是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上还是需要有人帮助,在回老家之后,李阿姨考虑到各方面的原因。
决定和弟弟一起居住,在生活方面相互扶持。就这样,李阿姨回到了家乡和弟弟一起居住了五年。
李阿姨的父母只有弟弟和她两个孩子,父母早已去世了,他们姐弟的关系特别好。弟弟在事业上一直不太顺利,做过木工,也在厂里上过班,但都坚持不下去,开始做养殖,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赔了很多钱。
在30岁的时候,才在村里开了饭馆。但是由于妻子生病去世,饭馆也不能继续开下去。
李阿姨的弟弟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比儿子大11岁。侄女在结婚后,由于车贷和房贷,再加上孩子的压力,在经济方面始终不算宽裕,所以大女儿在弟弟结婚需要很多钱也帮不上忙。
李阿姨的弟弟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早点结婚,早日安定下来,但是他儿子由于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在社会上工作,也一直没有稳定。
因一套房子,亲戚关系破裂
李阿姨的侄子在30岁那年,谈了一个对象,但是对方要求有一套县城的房子,并且还需要有20万的彩礼,这些对于李阿姨弟弟一家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
所以李阿姨的弟弟就想让她把县城的房子让出来给侄子结婚用。自从李阿姨居住到乡下之后,县城的房子就一直闲置着,所以弟弟就想让儿子在李阿姨的那套房里面结婚。
由于自己的女儿在国外,以后也可以指望侄子给她养老。听着弟弟说的这些话,李阿姨有些犹豫,在思考良久之后,李阿姨还是决定不能这样,拒绝了弟弟的请求。
她的侄子没有正经稳定的工作,侄媳妇也不是一个勤快的人,李阿姨不敢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他们,一旦借出去,能不能拿回来都是个问题。
并且答应可以给5万块钱,帮助侄子结婚,但是弟弟很生气,因为没有房子,侄子就结不了婚,5万块钱相对于一套房而言,实在是没有可比性。
弟弟最后说了狠话,让李阿姨自己回去居住,并要断绝亲情关系。李阿姨很后悔当初的决定,如果自己不搬过去和弟弟一起居住,也不会出现后面的这些事情。
原以为可以姐弟二人开开心心的安享晚年,但最终却因为一套房子断绝了亲情关系,并不再往来。
结语
不管是抱团取暖还是老来得伴,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并且在两者之间权衡利弊,最后导致很多矛盾的产生。
这也是很多老人宁愿自己一个人居住,也不愿意去抱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刺猬,挨得近能取暖,但刺会扎到对方。
安享晚年,平平淡淡,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在其中要需要理性和智慧来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