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退休前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选择高档次还是低档次?
2021-04-16 19:55  浏览:1290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其实,很多人总认为领取养老金就是退休。实际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待遇的行为不叫退休。退休实际上指的是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家和企业对于符合条件的职工让他们退出岗位休养,并发放退休费的一种做法。


这时候的职工无须缴纳社会保险费,退休后仍然算做企业的职工。所以跟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实际上是属于学自于原苏联的国家保险模式。




1991年我国实施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企业养老保险模式。同时将私营、外资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也允许他们参加养老保险,纳入了统一的制度。


实际上,能够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还是比较少的。2019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只有全部劳动者的40%。


为了让全部的人群都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国家建立了新农村养老保险。2014年将新农村养老保险和2011年建立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是以国家福利为保底,参保个人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首先国家对于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待遇,这是其福利性的特点。当然基础养老金标准不是很高,目前国家最低标准是93元每月,各个地方可以进行额外的补贴,比如山东省是142元,青岛市是192元,北京市是820元,上海市是1100元。基础养老金一般还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人群进行额外倾斜照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第2部分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


个人账户的余额实际上是个人缴费、国家补贴和集体补助以及产生的利息。集体补助一般是有条件的集体才给予的,比如说失地农民。国家补贴一般是按时缴费才能够享受得到。利息也是缴费以后进行长时间积累的。如果退休前一次性补齐,一般相当于自己给个人账户的余额充值。


这种时候,如果按照最高档次补齐,产生的个人账户养老待遇自然更高。虽然说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积累的养老待遇,但是如果寿命长,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以后,国家会补贴等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确保我们退休待遇不降低。未来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还是相当划算的。


如果说参保人去世得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还有余额的话,这一部分钱会由继承人全部继承,因此对于参保的家庭来说是不会亏本的。




当然,参加养老保险可能还要考虑到家庭积蓄的多少、应对意外风险的情况等等。所以,一般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领取待遇以前,如果一次性补齐的话,建议根据自己的负担能力,缴费档次选择越高越好。


发布人:36c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