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儿子和女儿谁更靠得住?农村老人:靠得住的不是性别,而是人品
2021-07-20 21:58  浏览:32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人,总会一天一地老去。


在现在的社会看来,真正能做到自己养老的老人,寥寥无几,更多的都是依靠自己的子女照看着,当子女不靠谱了,那就只能去养老院了。


以前的时代,老人大多都跟着儿子住,这个在农村尤为明显,在农村里面,除非女儿就嫁在同一个村,不然都是跟着儿子住,零星的是自己住。


而现在的时代,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在自己觉得需要人来照顾自己的时候,就会选择自己的女儿,这个也算是社会的进步吧,男女平等,没有以前农村那种重男轻女的老旧思想了,甚至于现在女儿的地位还比儿子要高一些。




一、儿子和女儿谁更靠得住?


这是问题,在农村看来,很简单,因为女儿都是要给人家的,自己以后也只会跟着儿子住,所以农村人的想法比较简单。


最近看了个电视剧,冯小刚的网剧《北辙南辕》,这里面道尽了老年人容易碰到的很多问题。在这个电视剧里面,刘晓庆扮演的是白静慧奶奶。


老奶奶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北京打拼一辈子,给了两个子女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最终老奶奶的拼搏得到了回报,一个是本科毕业,在杭州打拼,在杭州成家,女儿是研究生,到深圳发展。


子女成才成家,这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1、儿子靠得住吗?


冯导给我们讲了,老奶奶的这个儿子,靠不住。


在《北辙南辕》中,白奶奶老家的房子拆迁了,赔偿1000万,这个就成为了导火索。


在钱还没分配下来的时候,白奶奶的儿子就从杭州赶回白奶奶的家里,买菜做饭,端茶递水,鞍前马后地照顾着白奶奶老两口,这在外人来看,是儿子孝敬老人幸福的人家啊。


但在白奶奶看来,这完全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到后来白奶奶的儿子才提出来,这笔拆迁款先不要用,拿去杭州买了大房子,再将老两口接过去养老。




老树挪窝,伤害最深的就是根部,所以白奶奶也就拒绝了儿子的提议,自己在这边生活了几十年了,到老了再去适应另外一个城市的生活,对每个老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所以当拆迁款下来之后,白奶奶直接将这笔钱全部用完了,在北京买了个四合院,绝了儿子打这笔钱的心思。


之后白奶奶的儿子几次过来打白奶奶的主意,从白奶奶的退休金养老金,到这套四合院,都想拿去抵押做生意,但都被白奶奶回绝了,同时也开始对自己这个儿子的人品保持怀疑了。最后白奶奶的儿子没有捞到什么钱,和白奶奶断绝了关系,10多年都不想往来。




2、女儿靠得住吗?


其实对于白奶奶来说,自己的女儿远嫁深圳之后,自己早已经尽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都是别人家的了。


但人总是有感情在里面的,虽然女儿嫁出去了,白奶奶还是在女儿生孩子的时候将女儿接回来,自己照顾,就害怕女儿在那边坐月子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更何况,自己照顾女儿总比亲家照顾的要更为细致一些。




同时为了分担女儿的压力,提出主动照顾外孙女,让女儿安心回深圳工作。


白奶奶养老,女儿靠得住吗?


其实这个在我们的传统思想看来,女儿不存在靠不靠得住的问题,毕竟都是嫁出去的人了,自己想要去女儿那边养老,总得经过亲家和女婿的同意,还指不定会闹出什么矛盾来影响女儿女婿的感情。


而儿子这边就没这个问题。




其实,白奶奶的想法很简单,不求儿子为自己买什么房子,也不求儿子为自己做多少贡献,只要不要像个白眼狼一样,整天盯着老人口袋里拿点钱就行。


有个人天天想着怎么掏空自己的积蓄,这种人在哪里都会被对方防备着,更何况这还是自己的儿子,就让人更伤心了。


白奶奶,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不管儿子还是女儿,人品最重要。自己晚年现在还是能动的,自然谁都可以不靠,但是以后不能动了的时候呢?靠得住的不是儿子,不是女儿,而是人品。




二、农村老人:为人子女,父母看重的还是人品


在我们村里面,现在到女儿家养老的老人,越来越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外村老人过来我们村养老了。


难道这些老人都没儿子吗?


其实不是的,那是他们看透了儿子的为人,到女儿这边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


村里有个刘奶奶,有70多岁了,是其他地方的,女儿嫁到我们村来了,前些年找到女儿,说要过来养老,就这样在我们村定居下来了。




但在一次和刘奶奶聊天的时候,刘奶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如果可以,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老窝,过来这边寄人篱下招人白眼。


但,哪怕是寄人篱下,也总比面对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来得好。


原来刘奶奶自己有个儿子,读书不成器,初中读完就没读了,到城里面跟人家打小工,也认识了一些猪朋狗友,天天在外面惹是生非,最后还成了瘾君子。


刘奶奶以前不懂儿子在外面做什么,只知道儿子刚开始在外面打工那段时间还时不时地给老人一些零花钱,到后面,变成经常和老人要钱了,每次要钱的名目都不一样,但看着自己的儿子这么着急,刘奶奶也没怀疑什么,能给的都给了。




但一个农村老人,会有多少积蓄啊,再有一天的时候,刘奶奶的儿子又回来要钱了,但刘奶奶实在是没钱了,最终刘奶奶的儿子从刘奶奶这里拿走了最后的几块钱,刘奶奶看在眼里,心都在流泪,自己这个儿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后来,刘奶奶听其他亲戚说她儿子可能有问题,让刘奶奶最好让派出所地来看一下。


刘奶奶实在不忍心,毕竟这是自己的儿子,要真做实了什么事情,自己这老脸和儿子的未来就都没有了。


但在最后一次,儿子将刘奶奶的老房子卖了之后,刘奶奶没地方住了,忍着心痛,让派出所的人过来处理,最后外面的流言也都证实了,刘奶奶的儿子被刘奶奶亲自送进去了,但刘奶奶的房子最后也没拿回来。




刘奶奶饿了两天肚子,被她们村里的人看到了,问了情况之后给送到我们村来了,刘奶奶在我们村还有个女儿。


刘奶奶的女儿其实对刘奶奶也有一些恨在里面吧,毕竟刘奶奶以前总是偏心,将好的东西都给儿子去了,女儿这边什么都没有,有什么事情刘奶奶也不管是非黑白,只要有错就都是女儿的错,也就是这样刘奶奶的女儿嫁出来之后都没去找过刘奶奶。


但这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刘奶奶的女儿在经过村里面做了工作之后,收留了刘奶奶,也算是以德报怨了。




最后,刘奶奶给自己的这段事情做了个总结:


儿子人品好,我一毛不给,他也会念我的养育之恩,女儿人品好,我从来没有帮过她带孩子,她也懂得做母亲的不易。


相反,儿子人品不好,我什么都给他,最后自己需要人照顾了,他人都没有影子,最后还要依靠女儿,那我怎么好意思呢?


对于人品好的人来说,你善待他,他会投桃报李;对待人品不好的人,你对他再好,他也会恩将仇报。




三、写在最后


现在,有很多做儿子的,都做得不称职,总想着有事情需要钱了就去父母那里去拿,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铁律:“我是你儿子,你不给我给谁,你以后还指着我养老呢。”


所以很多做儿子的,都会对父母手里拿点养老金、积蓄,房子等东西,打着自己的主意,虽然很可能这些都是自己的,但自己也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只有变现到自己手上的才是自己的。


做父母的,其实早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就是将子女养育成人。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子犯错,父母心里也很难受。




更何况,父母并没有亏待你,从小把你养大,培养你上大学,还给你娶妻生子,他们已经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你却不光不知道孝敬,还过去压榨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可耻的。


然而,对于老人来说,真的相信自己儿子的鬼话吗?


他拿走你所有的财产,真的会给你养老吗?一个人品很差,唯利是图的儿子,看着自己父母没什么积蓄了,还能够做到自己当初的承诺吗?




所以,我认为,不管如何,作为一个老人,都要让自己手里也一些积蓄,起码可以让自己儿子知道,如果不好好照顾老人将会失去这些积蓄。


“女人,你要有你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直活在为他人做嫁衣上。”


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一场缘分,其实各自也都属于独立的自己。


人到晚年,到底是儿子还是女儿靠得住?靠得住的是人品而不是性别。


但是也别因为人家人品好,就强求他们有多孝敬,凡是还是能靠自己的,就不要麻烦别人,手里留点钱,这才是真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人:d0e2****    IP:101.229.4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