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十多年行走在公益路上广平县南阳堡镇镇直机关联合党支部书记 孙志宇
他从小喜欢医生,立志成为名医,他热爱事业,建成达标卫生院,他古道热肠,危难时节处处闪光,他关爱老党员,成立全国首家“老党员流动医院”,他关爱老年人,全家共同努力建成“医养结合”养老院。他就是广平县南阳堡镇卫生院院长、兼镇直联合党支部书记孙志宇。36年来,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技,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一名农村医生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由于实绩突出,2006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3年被市卫生局授予全市卫生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邯郸市卫生局党委授予全市“好医生”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河北“草根好人”、2014年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河北”网络人物、邯郸市文明办授予“邯郸好人”等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第五次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2016年10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他的事迹还先后受到共产党员杂志、党史博采杂志、健康报、河北工人报、燕赵都市报、河北农民报,央视1套、7套、12套、13套等百余家新闻媒体关注,2007年1月7日中南海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亲切接见。
立志成为名医
孙志宇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医学熏陶,如何才能为人民服务?父亲救死扶伤的种种场景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一名医生,扎实学好本领,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此,孙志宇从小便立志成为名医,潜心研究医学书籍,参加工作后,除工作上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学习外,工作之余挑灯夜读,由于他勤奋学习,参加了国家统一自考和成考,中专、大专、本科相续毕业。先后到邯郸、辽宁、北京、武汉等地进修深造,引进颈动脉溶栓新疗法治疗脑梗塞,填补了广平县的治疗空白。先后在中国农村医学、中国乡村医生、临床乡村医生、中国农村卫生、健康报等报刊上发表医学论文超过20多篇。最好的广告是群众的口碑,许多疑难杂症在孙志宇手中迎刃而解,十里八村甚至外地的的群众都慕名而来,三十多年来就连孙志宇也数不清究竟接诊了多少病人,治愈了多少患者,只有诊室挂满的锦旗和牌匾来默默诉说他从医所付出和辛劳。36年的日日夜夜奔走在乡村道路上,走村串户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出诊箱用坏过5个、骑坏了4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2辆电动车,累计在乡间小路出诊2万多次,行程超过30多万公里,大约等于围绕地球转8圈。广平县卫生健康局刘平祥局长介绍说:孙志宇在乡村这个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将人间真情播洒给了每一位患者,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之歌。
危难时刻见真情
危难时节是检验一个人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的关键时刻,多年来, 孙志宇把辛勤耕耘、为社会做贡献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乡村医生、到骨干医生,再到卫生院院长,身份的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责任的变化,2008年汶川地震,看着受难的同胞,他毫不犹豫的寄去捐款2000元,玉树地震他又捐款1000元,几年来完成博爱一日捐超过5千余元,百年一遇突如其来的洪灾,给武安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他当即通过县委统战部捐款6千元,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通过县委组织部捐款1万元。
行走在公益道路上
当看到血库告急,患者因没有血源而危在旦夕,而众多群众对无偿献血心存疑虑,积极性不高时,他毫不犹豫地带头义务献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身边人宣传义务献血的好处和意义,十几年来他累计献血超过30多次,献血量也超过1万多毫升。2018年由邯郸市委宣传部、邯郸市无偿献血领导小组等部门,最美无偿献血者评选活动,孙志宇被评为最美无偿献血者,孙志宇从1996年就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曾多次主动联系市中心血站献血车,到南阳堡镇卫生院现场采血,宣传无偿献血超万人次,带动2千多名志愿者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2019年4月经广平县红十字会研究决定,聘任孙志宇为广平县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并授予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形象大使称号,以表彰他在无偿献血领域做出的贡献。国家卫健委、国家红十字总会授予他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在众多患者眼中,孙志宇不仅医术高超,还是个热心肠,为解决贫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他率先对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老人实施了医疗救助,几年来减免医疗费超过100万元。先后收留救助流浪人员15人,2015年6月25日河北清苑县冉庄镇封庄村杨小红,走失到广平,他第一时间将她安排吃住,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寻找,多方打听才联系到家属,驱车400余公里将其送到家中。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村医蒙超英,当身患重病无钱医治时,他第一时间拿出一万元,并通过朋友圈带领爱心人士纷纷为蒙超英捐款,热心人都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募集资金10多万元,解决了她燃眉之急,曾先后两次驱车2000多公里专门到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看望了正在接受住院治疗的蒙超英。2018年10月7日又把一万元现金和价值一万元的药品送到她手中。
成立全国首家“老党员流动医院”
针对老党员就医治疗不方便的状况,他2013年成立了“广平县老党员流动医院”,服务对象是全县60岁以上老党员,并实行优惠措施。对于建国前老党员免除门诊、住院的全部费用。60岁以上老党员门诊检查、住院治疗收费减半。流动医院随时为老党员提供上门服务,送医送药,解决了农村老党员的急需,目前已为全县68名解放前老党员建立了健康档案。志愿服务遍布全县169个村庄,截至目前已为全县老党员提供上门服务千余人次,行程超过10万多公里,体现了对老党员的关爱。老党员流动医院随时为全县老党员服务,先后为老党员减免费用超过20万,据了解,在全国这还是首家专门为老党员提供上门服务的“流动医院”。
建成首家医养结合新模式养老院
现在人口老龄化正在不断加速,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所占比重大,年轻人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空巢老人,农村的养老已经成为社会难题,医养结合模式是近年国家提倡推广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医养结合能及时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不用时刻担心老人们忽然发病,在照顾好老人日常起居的同时,把老人的健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3年他全家筹资295万元,建成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养老院,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可使150位老人告别养老难,五保老人免费入住,为早日建成养老院,他拿出家里所有积蓄,不惜把孩子结婚时的婚车变卖,家里的房子也抵押成贷款。养老院突出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优先收住空巢老人和五保老人,医养结合真正让老人治病不出屋,看病能报销,最大程度给老年人提供方便。李克强总理也在百忙之中回信,肯定了我们筹钱建起公益性养老院的义举,并勉励养老院在医养结合、公益、商业以及政府扶持方面相融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养老院走出新道路。时任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书记王东峰先后到爱心敬老院视察工作。
甘做人梯,党的新鲜血液通过他输到四面八方
2010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孙志宇,被南阳堡镇党委确定为该镇直机关联合党支部书记,从一名普通的党员到党务工作者,孙志宇在感激组织信任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他认为,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新鲜血液是支部书记的天职。镇直机关支部主要负责卫生院、派出所、国土所、电力站等基层站所的党建工作。为了把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培养成党的新生力量,孙志宇经常不定期到各单位了解情况,他先后培养了7名中共党员、10名积极分子,还有3名同志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些年轻人经过培养逐步成长起来,有的得到了提拔,有的调到了上级岗位,看着自己培养的人逐渐成长起来,走向四面八方,他觉得能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是无比的光荣。
胡强和刘国栋都是派出所的公安民警,孙志宇在一次去派出所了解民警入党情况时认识到这两位年轻人,之后,他便经常向他们介绍党的光辉历程,党的宗旨和党的使命等。胡强和刘国栋深深地被打动。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严格培养,胡强和刘国栋成为一名正式党员,由于在办案中业绩突出,刘国栋被调到三和市刑警队工作,胡强任南阳堡镇派出所指导员。胡强在日记中写到,“孙书记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位朴实的支部书记,用他的实际行动和话语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警察,一位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年轻人应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做一名称职的镇直机关党支部书记,还要加强支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孙志宇的倡导下,南阳堡镇直联合党支部开展了“让党旗在我手中更加鲜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支部内部开展“查不足、纠问题”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关爱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到革命圣地重温入党宣誓等活动。同时,他还要求支部内的党员,在工作中做到不喝酒、不赌博、不做有损党员形象的事,多次调节群众邻里之间纠纷,主动为上访户做思想工作,与他们谈心,讲述我国艰难的发展历程到当今时代的繁荣,宣传惠民政策,例如:在医保上国家对贫困户、五保户的补贴照顾,在社保上,国家为60岁以上老人国家发放养老保险,让他们体会到国家对群众的帮助与照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孙志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述一名党务工作者平凡中的伟大。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奉献无限的爱,把奉献当做人生的追求和快乐所在,不得不说的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国家授予的荣誉以及患者赠送锦旗,证明了他工作36年以来的艰辛与收获,在广平县一个普通的乡镇,这位不平凡的党务工作者,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努力为党旗争辉,让党的旗帜在他所涉足的每一片土地都更加鲜艳无比。
他在谈到今后的设想时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共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扎根基层,愿用我一生所学造福百姓,终身不留存款,全身心投入到祖国医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