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21年全国31省市养老金全部调整,哪里涨得多,哪里涨得少
2021-06-30 16:15  浏览:410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自2005年起,国家每年都会给退休职工调整养老金,至今已实现17连涨。养老金事关国计民生,每年养老金的调整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今年也不例外。


截至2021年6月28日,全国31省市所有地区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细则均已发布,新增加的养老金大多数地区也已经兑现到账,落实发放工作将于7月1日前全部完成。


在2020年养老金调整工作即将圆满收官之际,青青撰写此文,为大家详细盘点2021年31省市养老金调整的九大方面,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信息量大,篇幅较长,需耐心看完,建议收藏。




一、参加调整的人员范围


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参加每年养老金调整的人员范围是上年度12月底前已经办理完退休退职手续,并正式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但也有个别地区例外。


前些年,江苏和广东上半年退休的人员,也可以参加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其中江苏省上半年退休的,一律自当年7月1日起,参加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广东是上半年退休的人,自领取养老金之月起,参加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




但这两年出现了改革,江苏省自2020年起,取消了上述规定。而广东省今年起,也取消了上述规定。这些举措,为将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上年度12月底前已经办理了退休退职手续,但本年度1月起,才开始正式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是否有资格参加本年度养老金调整的政策,仍然没能实现全国统一。今年目前大多数地区不可以,个别地区可以(如广西、广东)。


另外,2021年1月后,已经去世的人员,只能调整到去世当月。去世的次月,就无法享受养老金及其上涨部分了。




二、调整办法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今年所有地区仍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调整三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整。但具体落地方案各地有所不同。


定额调整等于普调,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会效率,鼓励在职人员多缴费,长缴费。适当倾斜调整体现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


大多数地区的定额调整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参加调整人员按同等金额增加养老金,但有少数地区是按参加工作时间,分门别类,划档调整的。


大多数地区的挂钩调整采取双挂钩,既和缴费年限挂钩,也和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个别地区采取单挂钩(如上海),或固定金额分档调整(北京),或象征性双挂钩,近似单挂钩(如贵州,今年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仅为1%,近乎于无,实际上几乎等于只与缴费年限挂钩)。上海、北京和贵州是今年挂钩调整表现最出圈的地区。




大多数地区的倾斜调整只面向高龄退休人员倾斜,向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和向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倾斜。少数地区还向其他特殊人群倾斜。


如,浙江还向符合政策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企业退休的原工商业者、残疾人员和工伤人员倾斜。如,北京向原工商业者倾斜。


三、人均养老金上涨金额哪里涨得多,哪里涨得少,为什么


4月16日,国家人社部公布养老金调整通知,今年全国养老金人均增幅为4.5%,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落地方案,7月1日前完成落实发放。




2005年~2021年全国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涨幅


由于调整前各地人均养老金基数不同,所以虽然每个地区的人均涨幅都是4.5%,但人均上涨金额却不尽相同。哪些地区的人均养老金底数高,哪里的人均上涨金额就越多。同理,哪些地区的人均养老金底数低,哪里的人均上涨金额就越少。


西藏、上海、北京、青海、浙江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多年来在全国名列前五,吉林、湖南、海南、广西、四川人均养老金水平多年来在全国名列最后五名。当然2021年人均养老金上涨金额排名也是如此。




全国31省市养老金水平最新排名


那么为什么有的地区养老金水平高,有的地区养老水平低,地区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呢?现举例说明。


西藏和青海,是因为地处高原、工作环境艰苦,人均寿命短,政府给予了相对较高的薪酬福利,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补贴。


而且这两个地区的退休人员少,又基本都是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私企及灵活就业人员等拉后腿的人较少,社保缴费基数比较高,又有较高水平的艰苦边远地区补贴,所以养老金水平高,上涨金额也高。




上海、北京和浙江,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物价高,导致社会平均工资高,社保缴费基数高,多缴多得,从而养老金水平相对高,上涨金额也高。


而吉林、湖南、海南、广西、四川等地,正好相反,所以养老金水平相对低,上涨金额也低。总之交得多,领得多。


四、养老金调整,哪些人涨得多,哪些人涨得少


人均养老金水平增加4.5%,不等于每个人都按国家人均养老金水平、或地方人均养老金水平或个人养老金水平,一刀切按比例增加4.5%。具体到各地和个人,增加的金额有多有少。




具体到各地,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平工资高,缴费水平高,物价水平高,养老金基数高,上涨的金额就多一些。四、五、六线城市和贫穷落后地区的社平工资低,缴费水平低,物价水平低,养老金基数低,上涨的金额就少一些。


具体到个人,缴费年限长、缴费水平高的人,上涨的金额多一些。绝对水平偏低的人,上涨的幅度多一些。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以鼓励在职人员长缴费、多缴费,促进养老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等特殊人群,养老金享受额外倾斜,涨得相对较多。




以全国为例,2020年月人均养老金为2906元,2021年按4.5%调整后,全国月人均养老金为3037元左右,人均上涨131元左右。具有到个人,调整幅度和调整金额则有多有少。


以北京为例,2020年月人均养老金为4365元,2021年按4.5%调整后,北京地区月人均养老金为4562元左右,人均上涨197元左右。具有到个人,调整幅度和调整金额则有多有少。其他地区道理相同。


综合所在地养老金调整细则、个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年龄等个人因素,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养老金的具体增加额。


从调整结果上看,养老金水平偏低人员涨幅相对高,上涨的绝对金额相对低,养老金水平偏高人员涨幅相对低,上涨的绝对金额相对高。




五、定额调整


今年31省市定额调整金额的平均值为50.08元。其中最牛的是西藏,定额调整高达11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5.64%。最低的是浙江3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90%。


和2020年对比,全国大部分地区今年的定额调整有所降低,但也有些地区很有个性,同比不降反升,对养老金水平偏低的人员很友好,可圈可点。


如,西藏大幅提高了33元,山东提高了 13元,宁夏提高了10元,云南提高了6.5元,新疆提高5元,江西提高4元,江西提高了4元,内蒙古提高2元。


另外,青海、广东、安徽、浙江今年定额调整的金额同比分别降低了22元、15元、10元、10元,有点多。对养老金水平偏低的人员不利。




各地数据归档:


百元俱乐部(1个):西藏113元;


70元俱乐部(1个):上海70元;


60元俱乐部(3个):山东65元、宁夏60元、新疆60元;


50元俱乐部(11个):云南59.50元、天津58元、陕西56元、内蒙古56元、辽宁54元、山西51元、甘肃50元、北京50元、河南50元、福建50元、贵州50元;


40元俱乐部(9个):河北49元、青海47元、湖南45元、广东45元、广西44元、海南42元、四川42元、重庆42元、江西40元;


30元俱乐部(6个):湖北37元、吉林36元、安徽35元、黑龙江35元、江苏31元、浙江30元。




六、挂钩调整


(1)与缴费年限挂钩


挂钩调整时,各地工龄的单价相差悬殊。工龄单价最高档为西藏7元,最低档为四川0.7元。


青青注意到,今年很多地区出现了工龄单价走低的新现象,工龄含金量不如以前,但对比而言,西藏、青海、吉林、江苏、新疆、甘肃、浙江、北京等地区的工龄,在全国相对较高,还是很值钱。


有些地区与缴费年限挂钩不降反增,如,天津、贵州等地。




(2)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


对这部分的调整,各地分歧较大,也最有争议。今年全国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按比例增加的均值为1.15%。


特别说明:由于上海是比较另类的单挂钩,北京的办法独树一帜,所以计算均值时,这2个地区予以剔除,计算平均值时,未计算在内。


上海今年独树一帜,实行单挂钩,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高达3%,一举夺魁。上海调整细则最大的特点是高者高调,低者低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有14个地区出现调整新现象,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比例,同比有所提高,弱化提低控高,更重视多缴多得。这种新趋势明年有可能会蔓延。


但目前仍有17个地区仍坚持控高提低,同比不升反降,虽然降低的比例不算高,但已经算是很难得,对养老金水平偏低人员很友好。如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甘肃、天津、湖南、甘肃、湖南、福建、湖北、山西、西藏、贵州、广东、山东、浙江等。


还有一个地区,必须单说,就是在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表现最出圈的北京,独树一帜,不是按比例,而是以北京城乡居民最新可支配收入标准5786元,作为界限,划为两档。低于5786元的,增加55元。5646元及以上的,每人增加20元。低者多调,高者少调。和上海的理念相反,是两种调调。




七、倾斜调整


(1)高龄倾斜


多数地区高龄老人的起点都是70岁,但河南、上海、北京和浙江这4个地区例外。其中,河南和北京,不分男女,年满65岁,上海男同志年满65岁,女同志年满60岁,浙江女同志满65岁,就可以享受高龄老人倾斜调整待遇。


高龄倾斜待遇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有:西藏、贵州、四川、重庆、山东、广东、安徽。




(2)艰苦边远地区退休倾斜调整标准


横向比较,西藏、新疆、河北、四川的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待遇相对较高。云南全体退休人员都有资格参加参加,相当于普调,覆盖率最高。2021年31省市艰苦边远地区倾斜调整数据统计见下表。




(3)其他倾斜


向企退军转干部倾斜,调整后养老金水平不低于当地企退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这是全国统一规定,有单独文件支持,并且是多年来一贯坚持的政策。无论地方调整细则是否表达出了这一点,都不影响这一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另外,部分地区还有其它地方层面对其他特殊群体的倾斜政策,详见各地调整细则。


如,浙江的倾斜人群比其他地区就多出5类,即劳动模范、省先进生产工作者、企业退休原工商业者、按月享受定期伤残津贴的企业职工及企业工伤退休人员也享受倾斜调整待遇。


如,北京对原工商业者予以倾斜,调整后养老金低于当地本年度人均养老金水平的,一律调整到当地人均养老金水平。




八、全国性改革趋势


综合31省市的养老金调整细则,参照大多数地区的调整办法,不难发现,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出现了一些改革层面的新动向。


调整范围缩小:今年起,所有地区上半年退休人员不再参加本年度养老金调整。


发放时间提速:新增加的养老金落实发放时间提前啦。去年的要求是7月31日前完成发放,今年要求兑现到账的时间提前了整整1个月。


调整办法开始并轨:国家要求今年起企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办法相同。目前看个别地区执行得不彻底,如山西的挂钩调整和重庆的倾斜调整执行双轨制,调整举措更利于企业退休人员。


取消取暖补贴: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时,青海、山西等地区的取暖补贴都不再计算在内了,全国政策统一了。


多缴多得不再香,长缴多得更给力:今年大多数地区工龄单价走低,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走高。对养老金水平偏低人员照顾的地区在减少。




九、2021年31省市养老金调整细则及亮点概述


1、上海:方案公布最早,落实发放最快。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单挂钩。取消了与缴费年限的挂钩调整。只体现多缴多得,不再体现长缴多得。女性年满60岁,男满65岁,即可享受高龄倾斜待遇。定额调整高达70元,仅次于西藏。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为3%,全国最高。




2、陕西:两降低两持平。即定额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的标准和去年相比,均有所降低。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和倾斜调整标准和去年相同。




3、宁夏:定额调整不降反升,每人增加60元,同比提高了10元,在全国仅次于西藏、上海和山东,与新疆并列第四,对养老金水平偏低的人员很友好。




4、河北:三降一增,定额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和倾斜调整的标准,与去年相比,均有所降低。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标准有所增加。与缴费年限挂钩,每满1年,增加1.32元,出现小数点后两位,在全国绝无仅有。




5、辽宁:今年起,定额调整一刀切了,不再区分不同人群。高龄倾斜待遇较高,年满80岁及以上人员,每人额外增加90元。在全国属于第一梯队。




6、河南:高龄老人年龄门槛低。年满65岁,即可享受高龄倾斜待遇。高龄老人按年龄分档最精细。河南依据年龄分6档,按不同标准额外增加养老金。年龄越高,倾斜力度越大。档级在全国最多,最细致。调整后养老金水平低于1000元,额外增加20元,但不得超过1000元。




7、江苏:定额调整标准仅有31元,比最后一名浙江多1元,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




8、新疆:定额调整标准不降反升,每人增加60元,同比提高了5元,在全国仅次于西藏、上海和山东,与宁夏并列第四,对养老金水平偏低的人员很友好。与缴费年限分档挂钩,向30年以上长缴费人员倾斜力度全国罕见。最后一档, 30年以上的缴费年限,每年1年,增加4元。力度仅次于西藏、吉林、江苏,很给力。




9、内蒙古:定额调整不降反升,同比提高了2元。虽然2元远不多,但也表明了态度,对养老金水平偏低的人员很友好。与缴费年限挂钩不分档次,每满1年,一律加1元,在全国很罕见。绝大多数地区基本都是分档调整。70岁以上高龄老人倾斜打底30元,年龄每超出1年,增加3元,可谓岁岁年年钱不同。


10、安徽:定额调整标准仅有35元,同比标准大幅降低10元。高龄倾斜,四档合并为三档,每档设有累积倾斜调整金额兜底标准,以平衡不同年度的待遇差额,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11、甘肃: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15年以上部分,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增加1.5 元,比去年减少1.5元,幅度较大。高龄老人倾斜力度加大,同比增加10元,提高幅度较大。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力度加大,艰苦边远地区分为五档,按不同标准倾斜。




12、天津:养老金上涨标准在全国属于中高水平。定额调整标准58元,水平较高。与缴费年限挂钩不降反增,与养老金挂钩调整的比例不增反降,高龄老人倾斜待遇水平也有所降低。年满65岁不满70岁的女退休人员,今年起,不再享受高龄倾斜待遇。




13、北京:在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方面,以北京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为界线,分两档分别增加55元和20元养老金。低者高调,高者低调。是全国最完美,最无争议的方案。社会反响最好,社会接受度最高。高龄老人年龄门槛低,年满65岁,即可享受高龄倾斜待遇。高龄老人除享受年限倾斜,还可享受30年以上缴费年限,再额外增加5元的政策,这项政策全国独一无二。




14、江西:定额调整不降反升,同比提高了4元,对养老金水平偏低的人员很友好。两增一降一细分”,所谓“两增”,指定额调整标准,及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标准同比均有所提高。所谓“一降”,指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标准同比有所降低。所谓“一细分”,指高龄倾斜年龄分档由两档调整为四档。




15、湖南: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标准不增反降,对养老金偏低的人员比较友好。今年还提高了向高龄倾斜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倾斜标准。




16、吉林:与缴费年限挂钩增加养老金时,缴费年限满36年以上的部分,每满一年,增加的金额高达4.8元。仅次于西藏,位列全国第二。定额调整标准仅有36元,在全国属于次低水平。




17、福建: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增加的金额仅为1元,水平较低,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高达2.18%,仅次于上海的3%,但由于上海是单挂钩,所以福建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标准实际上不是全国第二,而是全国第一。




18、湖北:今年人均养老金的总体调整水平为4.49%,略低于4.5%。定额调整标准仅有37元,在全国属于次低水平。倾斜调整时,对建国前老革命分为薪金制和供给制两类,按不同标准倾斜。参加工作早的老工人,则按参加工作时间倾斜。原工商业者也享受倾斜政策。




19、山西:与缴费年限挂钩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分别按2元、1.1元两种不同标准执行,是今年全国唯一一个双轨制的地区。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时,企业退休人员挂钩不再包含取暖费。




20、西藏:全国养老金水平最高,上涨金额最高。定额调整高达113元,全国最高,与缴费年限挂钩,倾斜调整待遇均为全国最高。也是全国工作条件最艰苦、平均寿命相对短、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待遇最高的地区。




21、黑龙江:定额调整标准仅有35元,在全国属于次低水平。倾斜调整是黑龙江地方养老金政策的唯一亮点和骄傲。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老革命、老职工、普通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退军转干部等五类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




22、海南:一增三降”。所谓“一增”,指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水平,和2020年相比,有所提高。所谓“三降”,指定额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和高龄倾斜这三项标准,与2020年相比均有所降低。高龄老人仅分为年满70岁和80岁两档。




23、广西:2020年12月按规定核定养老金并从2021年1月起按月发放养老金的人员,也有资格参加调整,更公平,很人文。70岁以上高龄老人倾斜打底3元,年龄每超出一年,增加3元,可谓岁岁年年钱不同。




24、贵州: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水平超低。调整比例仅有0.1%,在全国处于垫底水平。因为0.1%意味着每1000元养老金涨1元,调整结果可以忽略,近乎单挂钩。与缴费年限挂钩的标准很高,单价达2.6元,在全国属于次高水平,很给力。仿佛在追赶上海的单挂钩,又仿佛是在和上海唱反调。




25、云南:和其他地区对比,有两个特立独行的小数点,很吸睛。分别是定额调整59.5元,70岁高龄老人倾斜金额42.5元。云南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政策分为6类,覆盖面广,在全国名列前茅。即使是非艰苦边远的其他地区退休,至少也可以增加5.5元。所以云南的艰苦边远地区倾斜调整相当于普调了,全国罕见。




26、广东:2020年12月办理退休手续,并按2020年标准计发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也列入调整范围。本年度上半年退休人员不再参与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高龄倾斜调整年龄分档,化繁为简,由去年的6档改为今年的4档。并且高龄倾斜增加的养老金今年起,计入下一年度养老金调整基数。因为有复利效应,所以有比较深刻的影响。百岁老人倾斜力度大,可以多得300元。




27、重庆:今年起,挂钩调整彻底并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同样标准。但倾斜调整依然继续沿用双轨制,企退人员有4个机会多得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只有2个机会,将来仍有改革空间。




28、青海:缴费年限(工龄)单价高,15年以下的按45元兜底增加。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的,除享受45元兜底之外,15年以上的部分,每年再额外增加3元。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低,仅为0.8%。控高提低,挂钩调整实行双挂钩双兜底,与缴费年限挂钩和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均有兜底标准,分别为45元和14元。这种待遇目前在全国绝无仅有,独树一帜。倾斜调整很给力,养老金人均增加金额高。




29、山东:定额调整标准65元,水平较高,在全国仅次于西藏、上海,排名第三。缴费年限分15年以下、16年~25年、26年~35年、36年~45年、46年及以上共5段,缴费每满1年,分别按1元、1.3元、1.6元、1.9元、2.2元增加养老金。对第一次年满70岁、75岁、80岁的高龄老人,额外增加养老金290元、190元和360元。企业1~4级工伤退休人员,如缴费年限不满35年,在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调整基本养老金时,按35年调整增加。




30、浙江:定额调整仅有30元,全国最低。女高龄老人年龄门槛低,65岁就可以享受高龄倾斜待遇。浙江的倾斜人群比其他地区多出5类,即向劳动模范、省先进生产工作者、企业退休原工商业者、按月享受定期伤残津贴的企业职工及企业工伤退休人员待遇倾斜。




31、四川:全国养老金调整承诺最早,落实最晚。高龄倾斜年龄划分为10年一档,级差大,倾斜标准差距也大。大部分地区是5年一个档。四川今年的规定是年满70岁、80岁、90岁的,每月分别增加35元、65元、105元。




结语


综上所述,今年31省市养老金的调整可谓八仙过海,各有千秋。其中,表现最出圈的是西藏、上海、北京和贵州。


西藏养老金最高,上涨金额最大,上海单挂钩,高者高调,低者低调。北京的挂钩调整独树一帜,低者多调,高者少调。贵州近乎单挂钩,缴费年限长者多调。


和2020年的方案对比,多数地区的养老金调整呈现出定额调整标准有所降低、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标准有所降低,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标准有所提高的态势。控高提低貌似不再香,多缴多得更给力,更弘扬多缴多得的社会激励精神。




发布人:c73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