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丧葬仪式是最庄重讲究的,它所蕴涵的文化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使用,随着城市化社会的形成,农村家庭聚集式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对老一代丧葬讲究的熟悉,再加上“文明丧葬”的倡导,这些最受人们重视的丧葬习俗逐渐消失…
病人易氏等死后,要换上生病时穿的衣服,一是比较脏,二是家里的衣服不正式。在《礼记·丧大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彻亵衣,以新衣为身”。指病人换去病服、换上新衣裳,并分别握住手足四肢,以免屈伸不正,不利穿衣入葬。其他的家庭则:“男女改头换面,属我以俟绝气。
在病危的时候,家属不要在病患面前相对地看着他们,以免病患产生爱的感觉。若一家人信佛,念佛时切不可有哭声,以免病人心痛,以致丧失正念。家人千万不能哭泣,造成感情牵连烦恼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因嗔恨而堕落恶趣,岂不贻误人生大事!
在人们死亡后的12个小时内,不要移动死者的身体;最好不要在24小时内埋葬或火化,最好一周后再进行。当尸体还没有完全冰凉,温度尚可时,不要触碰,不要移动,也不要抚摸痛哭,因为这可能打乱死者的神性。
常言道老死不相往来。老头子最后一口气一定要断在儿女或媳妇手里,断在儿子手里最好。一方面表现出儿女孝顺,老人病床前一直有人,老人临终时亲人在身边,没有遗憾的让老人走得安心,老人无牵挂的早登极乐。为后代考虑吧。假如老人在断气之前没有人扶着,那就算是落枕死了,死得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