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省市公布居民养老保险调整方案,农民能多增钱,很多人不高兴?
今年上半年,全国31省提高职工养老保险的措施热得很热,但实际上,城乡养老保险也跟着上调了,目前已有10省市公布了本地调整方案,居民和农民要涨钱,先来盘点一下这些上涨的省份:
首先,江苏省从去年的160元提高到173元,人均月涨幅达到13元。
其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均月收入从145元提高到150元,增长5元。
三是甘肃省退休人员每月增加5元,每人每月最低工资113元。
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退休金调整统一发布,每人每月提高100元。这个城市的退休金是每人每月1200元。
五是北京市人均月度上调30元。
六是湖北省每月增加7元,由108元提高到115元。
从贵州省领取年满65岁或以上的人员,从达到年龄的第二个月起,每人每月增加2元。
八是广西每月增加10元,由原来的121元提高到131元。相应地,65周岁以上参保人员的最低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6元,相当于每月增加15元。
九是山东省,从142元提高到150元,每个月增加8元。
第10,安徽蚌埠市的调整方案更为具体,对于2020年底前,年龄在65岁到74岁每人每月加发2元;年满75周岁至84周岁每人每月加发5元;年满85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加发5元。随着年龄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大。
上涨是上涨了,但参与其中的许多农民心里却不太高兴,原因主要与以下3个难题有关:
首先,每月能赚到钱维持生活困难
上述10省市中,只有上海和北京涨幅较大,其中上海月涨幅最大的城市也不过每平方米100元左右,其他省市每月涨幅大多在一个位数,而最低养老金标准上,也仅有上海最高达到了1200元,其他都是难以维持生活的。
劳动者与城乡居民养老金差距过大
今年以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纪南在《人民日报》上的讲话中指出,2020年我国人均养老金水平为2900元,今年整体上是4.5%,即人均养老金在130.5元,与城乡居民养老金相比,上涨了130.5元。而且以基本养老金为基础的城乡居民月退休金也就100多元,差距过大,也造成了大家收入差距。
三是农民的退休年龄也不能停止工作
退休金是为使达到退休年龄、工作能力下降,或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年人有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而农民本身没有稳定的工作,养老金又少,那么他们要维持生活,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必须继续工作,便无法享受舒适的退休生活。
现已达到退休年龄,需要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农民、居民,因为年龄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再想进入社会求职,寻求稳定工作,交职工社保并不现实,但年轻人还有机会,最好还是尽量选择职工养老保险,因为年龄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再想进入社会求职,寻找稳定工作,交职工社保并不现实,但年轻人还有机会,退休后,每年的退休金水平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