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事连着百姓生活,全省两会关系千家万户。 “建议加强对孕妇实施分级管理,给予低收入家庭危重孕产妇更多关心和帮助……”石秀丽委员针对低收入家庭孕妇的困难提出建议。 “现在孩子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许多孩子在自我情绪调控、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韦秋艳委员提出要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应出台更多支持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下乡入乡创业就业精准扶持政策,提升农村对他们的吸引力……”张明富代表关注到了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水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农村污水治理刻不容缓!”卯昌举代表通过在农村地区大量走访调研后将人民诉求带上两会。 医疗、教育、就业、居住环境……人民群众关心什么,代表委员就关注什么;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政策措施就指向什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贵州的发展,是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贵州的“黄金十年”,就是贵州人民把日子越过越好的十年。 我们在过去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是希望在小康路上一个人也不落下;我们在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时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就是希望让人民过上高质量生活。 两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为民、造福为民。 任治奇代表提出:“应多元化办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公办教育发展。”——这关乎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能否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余飞代表提出:“应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这关乎我们大家能否拥有美好的生活环境。 覃智勇委员提出:“加大对残疾人关爱力度,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向残疾人倾斜,加强无障碍人行通道建设。”——这关乎特殊人群的生计生活。 刘海英委员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零副食品的监管,打击对病死家畜的非法再利用。”——这关乎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 代表委员们关于民生的一项项议案、建议和提案,形成于他们的认真思考和充分调研,却发端于人民群众的日常期盼和美好向往,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每一件都不是小事。 代省长李炳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统筹推进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事业,确保高质量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铿锵话语,是对4000万人民的庄严一诺。 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民谋利,解民之忧,以民之所盼为政之所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我们在不懈的奋斗中诠释初心、践行使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薛霏
编辑 胡锐编审 王璐瑶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