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儿女越有出息,越容易断香火?不是迷信,专家解释很真实也很扎心
2021-02-11 09:17  浏览:177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从古至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期望。

而在当下成龙成凤的“捷径”之一就是读书。通过读书去敲碎阶级之间的那扇门。


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光耀门楣;光耀门楣之后最惹人关注的就是香火的传承。毕竟任何家业都是希望可以世代相传的。

然而现实往往不能那么如意。越是读的书多的孩子,往往越容易勿入断了“香火”这个歧途。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个刚高考完并且成绩很不错的邻居男孩,目前正和父母争取着要去上学。家里条件供他上学是非常轻松的,但是父母却希望他能不去上大学,直接回来继承家业,同时早点结婚生子。

孩子成绩优异还希望孩子放弃学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这位男孩的父母听说之前有个高考状元,相当有出息。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现在生意十分红火,可谓是当代衣锦还乡的代表了。

可惜,这个状元不仅极少还乡,更让其父母发愁的是---钱是赚了不少,但是个人婚姻大事迟迟没有着落。因为忙,忙着工作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老家左邻右舍甚至传言该状元有龙阳之好。搞得父母在老家生活十分煎熬。


所以这个邻居父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自家身上,宁可先断了孩子求学之路,先结婚生子。

有没有出息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断了香火。

这种担心在我看来其实很没有必要,但同时也很迷茫,为什么越有出息的孩子,越容易断了“香火”呢?


直到听了某专家以下的分析,发现既真实又扎心。

专家的分析如下:

1、越出息越看重自我价值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个层次,依次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

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一般会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于他们而言,繁育后代并不是一件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事。甚至会认为这可能影响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

香火的继承,父母抱孙子的期盼并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所以“断香火”的几率也高。


2、越有出息思想越开放

传统的思想是养儿防老,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很幸福的生活了。

但是对于高学历的人群而言,他们接触外面的社会更多,思想更加开放。养老不一定需要依靠子女,他们会其他途径提前安排或者计划了以后养老的问题,降低以后面临的养老风险。并不认为养老一定要有儿女帮助。

另外,在对于后代的养育上,因为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了解更多教育层面的知识,考虑的,顾及衡量的会更多。

所以,在养育后代这件事上,他们更加谨慎。于是,几率又低了。


3、越出息越努力错过生娃最佳时期

一般高学历人群,在读书时代就形成的好好学习,努力向上的习惯。职场上,在这群人也是不甘落后的,也会保持努力地状态。于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

生活的重心也是工作。

甘蔗难以两头甜,人的精力有限,平衡事业与生活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为了事业,很容易忽略了结婚,也就忽略了生子,等到有了一定的事业基础的时候,往往年龄也不小了,一般都错过了优生优育的年龄。

这个时候结婚后也面临着事业再往上一个台阶的奋斗。

最佳的生育时间,这也是他们容易断香火的一个关键点。


同时面临的生育风险增大,除了工作可能面临的变化还有来自于精力的分解和自我的变化。

上面这些理由有道理却也很真实,最重要的是很扎心。

寒窗苦读多年就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博一个好的前程,为了传宗接代说丢了就丢了;如果放弃结婚生子,会被称为“断香火”。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当事人都是很矛盾的。

但,父母又希望孩子有出息,但又不想断香火。其实这对于儿女来容易吗?

同时有出息和继承香火根本不冲突。


发布人:afdc****    IP:223.213.3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