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养儿防老”的想法慢慢淡化,转而靠自己。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这意味着不少家庭连一个孩子都没有,也就是丁克家族。不生孩子,那就更不可能靠子女来养老。
如今,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大多数人参加了工作都会开始交养老保险,而灵活就业人员,农村群体等,也都开始参加养老保险。人社部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9.98亿,接近10亿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有4.56亿人,而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5.42亿人。
不过,我国老龄化比较严重,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2.6亿,养老负担比较重。所以,延迟退休正在酝酿中,很快就会推出,这将直接影响到还没退休的人群。而对于已经退休的人来说,是很幸运的。
按照我国目前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退休年龄来算,2021年可以退休的是1961年出生的男性,1967年和1971年的女性。也就是说,70后女性就开始退休了。
延迟退休势在必行,但针对已经退休的人员来说,国家也在不断的优化政策,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福利。进入到2021年,养老金有三大变化,每一个都是好消息,影响上亿退休人员。
首先,养老金迎来17连涨
尽管养老负担越来越大,但是我国仍然在调整现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在4月份就宣布了今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4.5%,这就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已经实现17连涨,上亿退休人员有福了。
4.5%的比例虽然比去年低了0.5%,但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毕竟去年经济增长下滑。不过,能够上调也是有底气的,因为到去年末,养老金结余58075亿元,非常充足。目前,上海、江苏、河南、辽宁、宁夏等省市已经公布了调整方案以及发放时间。调整基本还是按照定额、挂钩、倾斜调整这三种方式,比如江苏定额调整31元,挂钩调整就是按缴费年限来的,缴费25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每月增加4.5元,倾斜调整主要针对高龄退休人员,年龄越大,涨得越多。
预计全国各地养老金会在七八月调整完成,届时退休人员都可以领到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针对2020年12月31日及之前的退休人员,2021年开始退休的不在里面,还要求是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另外的调整方案。
其次,养老金领取变得更简单
过去,每到养老金发放日,银行就有很多老人排队,拿着存折等待领取养老金。如今,这种方式已经落后了,而且效率低下。我国早就多卡合并,统一为社保卡了,这几年,又在大力推广电子社保卡。老人们再也不用到银行排队,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领取到养老金。
第三,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
一直以来,养老金的缴纳和发放都是以县级为单位,基本上你在一个县缴纳了,就只能在这里来发放。但我们知道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也不一样,有些地方养老金很充足,有些地方就需要补贴才行。
因此,从去年开始,全国基本都实现了省级统筹,由省里来统一管理、运营、协调、发放养老金。这样可以减少养老金差距过大,也能让养老金发放更加及时。不过,预计后面将会实现全国统筹,因为虽然省级统筹了,但是差别还是很大。比如今年的5月份,上海又是全国第一个推出调整方案的,但进入到6月份,仍然只有少部分省份出来了方案,很多可能要拖到七八月。如果实现全国统筹,那未来将会统一发放时间,养老金就可以及时到手。
对于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没出来的省份,退休人员可以及时关注各地的社保部门的动态,了解清楚了及时领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预计养老金实现18连涨没多大问题。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数字财经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