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善待“慢行者”!民政部表态:要推动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困难
2020-10-27 08:48  浏览:89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上公交车无法出示健康码

被司机催促下车

看病挂号只能手机预约

......

近期

老年人遭遇的这些问题频频引发关注


据中央网信办发布的数据

截至今年3月

我国网民规模超过9亿

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

这意味着

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网络快车

由于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充分运用,老年人在防疫期间感受到的不便愈发凸显。老年群体中,不仅有人在出示“健康码”时遇到问题,还有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而遇到买菜、看病、出行的困难。即便没有疫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现代社会的不便,产生严重的脱节感、失落感。


近日,民政部在京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当前,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是也出现了不少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不熟悉智能化设备操作导致遇到许多困难和麻烦等问题,下一步,民政部将以老年人为中心,推动解决老年人在民政服务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困难。

加强培训指导

鼓励村(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家属等,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信息平台等新技术,帮助广大老年人克服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术的困难。

“比如2020年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就提出‘养老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家庭成员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提供便利,为老年人联系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如果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中,养老机构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培训、辅助服务。”李邦华说。

继续保留人工服务、面对面的服务方式

在民政服务领域继续保留人工服务、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确保老年人即使无法使用智能设备,也能办理相关业务。同时,在民政服务领域运用智能信息技术时,要坚持适老化原则,避免给不熟悉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增加负担。

李邦华表示,“此外,要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技术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涉老智能产品的适老性,满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预约服务、线上消费等方面的需求。”

加强专业化人员的队伍建设

“我们知道养老院院长是养老院的当家人,老年社会工作者是养老服务的专业化人才,这两部分人的能力和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加强这两部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十分关键。”李邦华介绍,为此,民政部联合人社部等制定《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做好养老院院长和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培养培训工作。

在使用智能技术时

希望社会和家庭成员对老年人有更多耐心

等等他们、手把手教教他们

毕竟,每个人都会老

帮助老年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江西网络台综合

编辑:吴雨琪 / 责编:李健



发布人:78d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