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济南男子带孩子隔着养老院门给老人磕头拜年,我请某些吃瓜者住嘴
2021-02-20 18:11  浏览:57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春节里,给长辈们拜年是几千年来很多地方的风俗传统,有些地方还盛行这磕头行礼,以表达对长辈至上敬仰之情。尊敬长辈,更多问候,也是一种孝道的表现,是值得传承的优秀道德文化。

山东济南男子隔着养老院门给老人磕头拜年因热议


近日,山东济南一位男子带儿子给自己父母拜年,却引起了不少舆论争议。从爆料的短视频中看到,这位男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养老院电动伸缩门外给老人磕头拜年,这种景象,着实让人感觉那样的不得劲。

原来,因疫情防控原因,依照防控规定,外来人员不准进入养老院。于是这位男子让工作人员喊出自己的父母,带着自己两个孩子在养老院门前给两位老人磕头拜年。两个孩子中,大的孩子看样子十来岁,小的也就五六岁的样子。


养老院里的年迈的两位老人,感慨万千,如此见面,太让人难受。一道冰冷的门,隔开了他们的团圆,同样也引起了哗然的舆论。有人说老人泪流满满,不过,我看到的怎么是老人欣喜难掩?

送往养老院,给老人磕头拜年就“假惺惺”?

其中,有一部人开始操起了闲心,拜年男子也被很多网友质疑,有人称,如果真的孝敬老人,何必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呢?在家团圆,让老人颐养天年,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岂不更好?他们认为,老人生养儿女,被送往养老院,这样的磕头拜年有些“假惺惺”,意义何在?


请个别吃瓜者住嘴,省省心

不过,我想说,隔着铁门拜年,确实让人泪目心酸,但我们不知道实际情况,不该去过多指责和质疑别人的孝心。无端揣测别人,给别人讲道理,不如真心想想,自己对父母到底怎么样。认为送养老院就一定是不孝的网友,我认为这种判断和评价,有些武断和随意。

首先,我认为这名男子,能够带着自己两个孩子去给老人拜年,本身没什么错,而且让孩子懂得了一年一度,应该去看望长辈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而且要尽最大可能,给老人见上一面,老人也会因儿女归来看望而感动。行传统之礼,也是儿女们的一种满足和心愿。


其次,这名拜年男子,能够严格遵守养老院疫情防控规定,尊重工作人员安排,这也是一种修养和素质。遵守规矩和恪守孝道一样,都需要给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老人是要看的,年是要拜的,但规则更是要遵守的。

最后,我们说最重点的。难道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我们的养老意识应该与时俱进了。每个家庭的状况不一样,赡养老人的方式也有不同,让老人安全快乐度过余生,才是是最理智,最应该做的。现在敬老院的条件,包括食宿、娱乐、康复医疗等,都远远超过家庭。公益和社会各种形式服务的养老体系正在健全,也是现代养老方式的趋势。


有人可能说,养老院可能更多缺少儿女们的陪伴,缺少亲情。事实上,有些家庭的儿女,更多时间在外奔波,甚至全年不在家,老人在家反而可能成为留守老人,有时候还很无助,可以说,老人在家,咱们就一定陪伴老人了吗?相对而言,可能养老院对老人更安全,能够有更多专业化不间断的呵护。老人和同龄人在一起,可能更快乐,作为子女,多联系,多沟通,多看望,或许就很好。


还有人会说,那春节应该将老人接回家,享受佳节团圆。特殊情况,也当特殊对待,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我们不知道人家情况,何必去质疑别人?尤其疫情期间,有些儿女从外地归来,或许还需要有包括隔离在内的一些疫情管控。疫情期间,老人进出养老院,会不会有其他限制呢?过年后,子女们有需要奔波了。

我们没有必要看见一个短片,一个几秒钟的现象,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质疑甚至贬斥别人。因人而异,因家不同,有一些老人,在养老院确实或许比在家里更好。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想到,自己怎样对自己的父母会更好。


发布人:4c2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