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七次我国人口普查,我国有2.64亿60岁以上的老人家,其中农民大约有1.8亿人,由于历史、现实和体制的因素,我国农民60岁以上养老金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相称。而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促进我国国内大循环最大的就是促进内需,其中我国农村居民养老金如果每人能提高500元,对于促进我国农村需求具有极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如上图所示,我国2019年全国农民养老金最高的是上海人均1100元,最低的是黑龙江人均只有90元。全国农民养老金人均大约是138元。
由于历史上二元分割和城市偏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每个农民养老金能提高到638元(即每人提高500元),这个能极大的促进内需。比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9亿元,下降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62亿元,下降3.2%。
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个人觉得应该从土地出让金那边抽出10%,比如2020年我国全国土地出让金约8.41万亿元,抽出10%就有8410亿元,足够增加农民的养老金。
因为按照宪法我国农村土地是属于农民的,土地出让金应该也必须一部分返还给农民。
这有利于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