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至13日,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在广州举行。我校师生深受鼓舞,17级护理本科4班吴怡欣同学代表上海参加世赛选拔项目——“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的比赛,19级护理专升本林秀怡同学代表上海参加国赛精选项目——健康照护项目的比赛,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她们不负众望,在强手如林的比拼中脱颖而出,喜获金牌和银牌。
今天一起来听林秀怡同学奖牌背后的故事。
START
林秀怡/ 个人简介
19级护理学专升本,任班级学习委员,曾获国家级、市级、校级等多项荣誉,如“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银牌、2019年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上海健康医学院第四届校长奖等。
图 / 校长奖领奖(右一为林秀怡)
在刚刚落幕的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国赛精选赛「健康照护项目」中,林秀怡在激烈的角逐中获得银牌,其中历程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的体会最为深切,总结为“困难三重奏”毫不夸张。
图 / 国赛领奖(中间蓝衣为林秀怡)
困难三重奏
时间紧、任务重
在上健医接到比赛任务时,距离正式比赛仅有2个月,而此时有关国赛健康照护赛项的技术文件尚未公布,加之这是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大家对赛项的具体内容更是一无所知。
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
技术短板,专业空白
10月初,主裁在裁判群公布了技术文件初稿,要求选手在居家、社区、护理院等不同场合,对老年人实施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照护、感染防护照护,涉及37项照护技能,同时在综合赛项比拼中,要求选手针对老年人的情况,写出健康照护持续改进计划。
该赛项偏向养老护理技能的比拼,而护理学院并未开设养老服务的相关专业,护理专业的专任教师也对养老护理技能并不熟悉。如何在短期内迅速帮助选手习得养老照护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
环境陌生,角逐激烈
本次比赛举办地在广州,比赛时间持续三天,汇聚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7名选手参赛,竞争可谓相当激烈。比赛场地、用物的陌生,赴外地参赛的疫情形势,宾馆房间训练条件的简陋,也是影响选手能否在赛场正常发挥的关键因素。
但是,有“困难三重奏”,
就有应对的“方法三部曲”!
接下来一起去看看林秀怡如何
跟随专业指导团队一起乘风破浪、克服难关
方法三部曲
争分夺秒,全力备战
由四位教练组成的指导团队,克服教学工作繁忙、课多、集训时间短、集训任务重等困难,在历经开始几天的不知所措之后,很快冷静下来,并通过多次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制定出集训方向和策略:
首先买齐大赛用的各类书籍,准备分模块一一攻克相关技术要点;其次寻找合适的养老机构和康复机构,真正做到“走出去”,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养老护理技能。
图 / 国赛教练及备选合照(中为林秀怡)
“
不论从专业知识到心理疏导,还是从赛场仪态到日常生活,指导老师们都在日以继夜地陪伴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夜深了,老师们还在训练室一起翻阅养老专业相关书籍;周末休息日,老师们也会在旁指导改进操作动作。自己取得的成绩绝对离不开在幕后一直指导鼓励的老师们。林秀怡充满感激地说道。
”
循序渐进,技术突破
面对专业短板难题,指导团队经过商议后,将具体集训方案分5个阶段依次推进,逐步突破技术难题。
1
第一阶段
10月9日-10月18日
四位指导老师分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照护、感染防护四大模块,为选手梳理出37项基本操作项目的操作流程,通过以抽考方式为主的考核,巩固选手的基本操作。
2
第二阶段
10月19日-25日
指导老师带选手去养老护理院和康复病房,实地感受与老人的沟通并实践生活护理模块及康复模块的相关操作。
3
第三阶段
10月26日-11月8日
选手分模块分别巩固练习37项单项操作,并对每项操作的操作细节加以推敲和完善。
4
第四阶段
11月9日-11月22日
选手根据案例针对性反复综合训练。同时,训练选手撰写照护计划,锻炼撰写思路。
5
第五阶段
11月23日-12月6日
模拟考核、冲刺、总结回顾及个别调整。
熟练掌握并练习37个操作,为老人制定个性化的持续性照护计划,每天训练时长超12小时……这是林秀怡的日常必修课。
在她看来,国赛精选项目健康照护是“硬实力和软关怀”的结合,在短短7至9分钟的时间内,选手们既要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同时也要体现出对于老人的关怀,要用言语不断地询问老人的感受。
图 / 林秀怡在国赛比赛中
正是这样,林秀怡在最后一天的综合案例中,在指定的15分钟内完成4项任务,用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对老人的关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评委,获得了全场第一的成绩。
高标准、严要求
面对外界条件的不足,指导团队以高标准要求选手,一手抓“专业能力训练”,一手抓“综合素质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基本保证每天至少2名指导老师,指导选手训练,专业内容训练由粗到细,精益求精,要求选手在完成操作的基础上注重与老人的沟通。
图 / 林秀怡在养老院学习
此外,每一阶段都安排了综合素质训练,包括选手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体能训练、应变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等的训练。
图 / 林秀怡在世赛河南集训中
指导团队在抓训练强度的同时,也特别关心选手的生活饮食和身体健康状况,为选手提供了优质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图 / 林秀怡在日常学习中
尽管林秀怡并没有老年照护的相关经验,但她凭借着在此前的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训练中锻炼出的良好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护理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饱含着一颗真诚的关爱病人的心,加之前期坚持不懈的训练,终于在养老照护领域方面呈现出一份美好的答卷。
TA说
多次的比赛经验让我巩固了临床操作、拓展了理论知识,同时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对于护士的刻板印象。“The nurse should be a manager of patient’s health.” 比赛已经结束,但护士的身份始终还在,将赛场上这份对患者的责任心和耐心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才是比赛的意义所在。
图 / 国赛闭幕式合照(左四为林秀怡)
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无论过去获得过何种荣誉,我都将“归零”,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不要让过去成为现在的包袱。毕竟只有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上海健康医学院。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