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尊老爱幼”这个古老的成语就能知道,对老人与小孩的关怀,向来在我们这片大地上是不分家的。随着“家有三孩”话题引爆,类似“一个老人九个孙子孙女”这样的段子也铺天盖地,隐藏的其实是大家对于养老的担忧。
实际上,也不能怪大家想多,毕竟“三孩”政策提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之间,关系千丝万缕,再加上国家对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宣传,大家对养老金等问题一直很关心。那么,养老保险对不同人来说,具体怎么个受益法?忘记缴纳、该退休结果没交满15年等情况会不会影响养老退休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老保险,上不上班缴纳起来一样吗?
首先,“基本养老保险”这块蛋糕一刀分两块,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当我们谈就业的时候,无论固定上班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灵活就业——自我管理丰衣足食,都可以缴纳养老保险。
如果你是最常见的职工一名的话,那自然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由单位和自己一起缴纳的。其中,单位按工资总额16%的比例缴费,记入统筹基金,个人按工资的8%缴费,记入个人账户。
当然,并不是所有工作的小伙伴都是“上班族”,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灵活就业,这些小伙伴也不用急,只要你想买,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可以买的。假使个人参保,那自然是自己去缴费了。不同于单位职工拿工资作为计算基数,灵活就业的大家可以自己选择缴费基数,但不能说自己缴纳,糊弄一下就按一块钱来算,也不能说我巨有钱,当银行存折使,使劲缴纳,这个基数得在省内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
确认好基数后,灵活就业小伙伴的缴费比例就相对固定了,为20%,其中还是分两块,12%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
总而言之,只要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因素一样,做职工和去灵活就业,退休了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没差别。
说到年限,这块小伙伴们也可以画画重点了,虽然大家都是缴纳满15年,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养老金,但退休时的养老金属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的年轻一代总开玩笑说“上班第一天就想退休”“太卷了太卷了,升职加薪再说吧我躺平”,对延迟退休更是经常仰天长叹。殊不知,躺平在地,基数上不去,太早退休,年限也微薄。想想养老金,大家还是考虑再努力努力?
断缴、到年龄没缴够,养老保险还能补吗?
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缴纳年限还挺重要的,那么就有小伙伴又要开始问了,如果我中间不小心断缴了怎么办,清零的话,人生哪有那么多15年好慢慢补呢。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在很多一线城市,一旦中间断缴,买车买房资格都会受到影响。
不过,养老保险缴纳这个15年期限,并不需要连续,社保法有规定,年限计算是按累计月份来的,只要累计缴纳满15年就行了。所以,大家之前缴纳的月份也不会清零。
但是,即使是连续累计,有些人忙碌半生到退休年龄了,发现自己居然还没缴纳够,难道就没法领养老金了吗?别急,符合一定条件,养老保险是可以补缴的。
第一种,是因为单位应缴未缴,可以让单位提出补缴申请。申请被确认后,就可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了。
第二种,是个人而非单位问题,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小伙伴,到法定退休年龄也面临不同的选择:
1.延长缴费到满15年,相应的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会顺延。也就是说,到退休年龄还不能领养老金,还需要继续缴费一段时间,什么时候达到了最低缴费年限,什么时候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
2.把养老保险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以上两者都不选,另谋出路,之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也没“白瞎”,大家可以申请提取个人账户的钱。个人可以去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在以上一通操作,大家终于都把自己的后半辈子安排妥帖,准备未来颐养天年了。此时,不得不提到一种大家不太愿意考虑的情况,那就是钱还在,人没了,养老保险账户上的余额又该何去何从呢?
老实说,这种不幸的情况社保法也考虑到了。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的余额都可以依法由其继承人继承。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老能所养,拥有快乐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