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导语: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是晚辈应尽的义务,在父母老了后,大部分子女都会孝顺父母、赡养父母,如果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恐怕也不会受人尊敬。
世界是千面的,有孝顺的人自然也有不孝的人,有些道理很多人都懂,可就是有个别的子女在小时候享受了父母的养育,等父母老了却不想赡养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老人真是苦不堪言,既不想自己流落街头,也不想和子女关系闹得太僵。
陈奶奶今年已经65岁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子女成家立业的时候,无论是彩礼还是陪嫁,陈奶奶都做到一碗水端平,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用在了子女的身上,陈奶奶心想自己都做到这么问心无愧了,子女总归是顾念恩情的。
可如今陈奶奶老了,因为之前子女结婚都是陈奶奶一手操办的,自己的存款早就用完了,便希望子女能寄些钱回来,也不多,只要一个月一千就行,本以为三个子女会争先恐后地给自己寄钱,却不想他们互相推卸责任,老大说老二家更富有,老二又说老三在城里挣大钱,反正就是找各种借口不想自己被占了便宜。
最后陈奶奶一个人在屋里暗自流泪,在几个子女困难的时候,陈奶奶帮助了他们,可当陈奶奶需要子女帮助的时候,没有一个子女愿意主动,陈奶奶心想:“不给生活费是小事儿,现在我还能走得动,倒也饿不着,等我真的老了,我又该怎么办呢?”
很多老人觉得子女不孝顺,只能自己难过,好像除了生气也没有别的办法。其实方法有很多,只是老人们顾及和子女的脸面,不想弄得太难堪,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子女,还是不想让子女难做。
“人老了,子女不给老人养老怎么办?”三位老人说出方法,很实用。
一,68岁的周奶奶:通过抱团养老,老人互助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
周奶奶今年68岁,有两儿一女,按照以前和子女达成的口头协议,应该是让最小的老三来赡养自己,因为周奶奶性格好,对子女也尽心尽力,当时老三也满口答应,一定会给周奶奶养老。
可等老三结婚后,老三的老婆性格强势,经常看周奶奶不顺眼,有时候甚至对周奶奶破口大骂。为了不受委屈,周奶奶就放弃了让老三赡养的权利,自己搬离了老三家。
周奶奶为了子女的名声,选择自己忍气吞声,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让全村人看笑话。通过跟别的老人聊天中,周奶奶发现了一个新型的养老方式,就是把同样遭遇、子女不愿意赡养的老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团队,互帮互助,一起养老。
通过几个星期的适应,周奶奶已经习惯了这种抱团养老的方式了,因为大家都是差不多相同的经历,所以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把小日子过好,其实并不比子女养老差,周奶奶很认可这种养老方式。
二,76岁的秦大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的养老问题
秦大爷一直就是很老实的农民,只有一个儿子。秦大爷在村里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虽然家庭条件不好,却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了儿子最好的,等把儿子养育大,就面临着娶媳妇的难题了。
看着自己家里的土房子,秦大爷很理智的分析,想要娶个媳妇恐怕是难了,便直接让媒婆给儿子介绍了招女婿的家庭。好在儿子和那个姑娘也看上眼了,就这样,儿子去了邻村做上门女婿,而秦大爷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把身上所有的钱给儿子买了一辆车,以免儿子在女方家抬不起头。女方当时也说了,等秦大爷老了,她们肯定帮秦大爷养老。
可等秦大爷真的老得干不动活了,女方却变卦了,儿子在那个家里也没话语权和经济能力,只能任凭女方说了算。虽然村里也做了很多调解工作,可女方就是一口咬定不想赡养秦大爷,走投无路,秦大爷就想到了用法律途径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秦大爷认为:现在是法治社会,儿子不养老的问题既然村里调解不了,就只能拿起法律的武器解决问题,是她们先不讲道理的,那就不要怪我太绝情,把事情闹大了。
三,64岁的吴大爷:通过自己的劳动力解决我的养老问题
吴大爷今年64岁了,只孕育了一个儿子,所以对这个独生子格外的溺爱,到了儿子毕业后该找工作了,吴大爷发现儿子不好好上班,也不知道去哪里了,经常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就是要钱。
现在吴大爷年纪也大了,他心里很清楚,靠这个儿子给自己养老,多半是靠不住的。所以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晚年生活该怎么安排。
吴大爷喜欢在老家生活,因为老家鸟语花香,还特别安静。于是吴大爷就决定买一台简约式收割机,帮助村民收庄稼,有时候村民需要别的帮助,吴大爷都会帮忙,当然不是免费的,而是等价交换。吴大爷再用这笔钱请了一个保姆,生活也算自给己足。
吴大爷觉得:如果发现子女不靠谱,就不要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子女了,通过自己的劳动力挣钱,再找个保姆解决养老问题,不管这个保姆是否尽职,总比没人照顾好。
总结:
上面三位老人说的方法大部分都是可行的,有需要的老人可以参考一下,虽然每个老人的家庭状况不同,但总可以找个合适的方法,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实现了。
所以如果子女不愿意给老人养老的话,老人也不要沉浸在痛苦之中,要知道,即使没有子女的照顾,我们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来养老,比如通过自己的劳动力获取金钱,然后找一个靠谱的养老院等等。
老人最重要的就是身体了,不要因为子女不养老就郁郁寡欢,到时候身体不好,那晚年生活情况就更糟了,心情积极乐观一些,即使没有子女,老人也可以有别的方法,现在社会福利越来越多,而且老龄化也越来越高,对于老人这一块,大众会更加重视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找一个别的养老方式,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快乐,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欢迎留下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