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制度是我国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随着其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社保为人们带来的福利已经越来越多了。报销比例提高、养老金上涨等等对于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据悉,截至2020年我国养老金已经连续16年上涨了,还有专家预测,到了2021年我国养老金将会实现“17连涨”。
根据现有的社保政策,规定只要社保缴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领养老金了。于是就有许多人想着缴满了15年后就不缴了,反正已经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标准了,尤其是一些灵活就业人员,他们早就不愿意再多花钱缴纳社保了。
那么,缴满15年就停缴的做法可行吗?专家提醒:这样做有三大影响。
影响养老金的金额
大家应该都了解,养老金向来是“多缴多得”、“少缴少得”,退休后领取的金额是由缴纳的时间以及金额大小来决定的,同样的金额,缴纳15年和缴纳25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灵活就业人员自行缴纳社保经济压力太大,可以了解一下最新的社保政策。
202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中明确说明:各省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确定了缴费基数后,许多地区的保费较之前来说已经下降了不少;同时该方案还提出,对于自行缴纳社保的,可以自行选择60%至300%的社保缴费标准。
所以说,社保停缴对于养老金的金额影响非常大,尽量还是持续缴纳社保为好。
影响其他保障
社保除了养老保险外,还包括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其中医疗保险也是对人们生活最为重要的一个保障,生病、受伤后产生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按比例来报销,大大降低了个人、家庭的医疗费用风险。
根据现有规定,社保停缴期间是不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保障的,也就是说这期间门诊、住院之类的是不予报销的。一旦停缴超过三个月,即便之后继续缴纳,还需要有1—6个月的等待期,而等待期间也是不享受医疗保障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医疗保险是要缴满了一定年限,才能在退休之后享受终身的医保待遇,根据各地政策不同,其年限标准也不同,一般都是25年,但有极个别的地方是20年或者30年。所以只交15年社保的人在退休后是肯定无法享受到医保待遇的。
所以说能社保的就尽量的去缴纳,要不其它很多保障就没有了。
企业职工停缴社保属违法行为
企业职工不同于灵活就业人员,根据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参加社保是具有强制性的,即便是员工主动申请,也无法停止缴纳社保。同样的,企业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为员工缴纳社保或者停缴员工社保,这种行为是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以及社会保险法的。
并且,为推进社会保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人社部制定了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就是说,一旦企业或个人有任何违反社会保险法的行为,极有可能会被纳入社保“黑名单”中。
一旦个人或企业被纳入社保“黑名单”,在交通出行、税收优惠、生产许可、融资贷款等多个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所以说,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而员工也无权主动申请停缴社保。
社保是国家为人民提供福利的制度,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无论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又或者是缴纳居民医保的参保人,缴纳社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况且随着国家对社保不断的改革、调整,社保缴纳的费用已经是绝大部分人都能承担的范围内了,所以说,不要再想着缴满15年就停缴社保了,继续缴纳下去,以后的福利待遇只会越来越好。
2020年12月马上就要过去了,为减轻企业和个人压力,本月有许多地区都下发了延迟缴纳社保的通知,所以,还未缴纳社保的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记得赶快去缴费哦!
(本文由财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