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起来吃饭了。”“好的,好的。”“饭菜好吃吗?”“正合口。”这是8月3日兴宾区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给一名失能老人喂饭的温馨画面。
老人姓韦,是由政府兜底保障的一名特困供养失能老人。今年3月,老人双脚不慎被烧伤,不能自理,家属申请进入医疗条件更好的福利院进行供养。刚进来时,老人基本处于昏迷状态。护理人员每天给老人喂食、擦洗、做康复训练。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治疗,老人身体的伤基本好、精神意识越来越好,主动开口讲话了。
据悉,兴宾区社会福利院推行“公建公营、医养结合”管理模式,是区(县)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分院。
今年以来,兴宾区民政局在充分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将分散的23个乡(镇)敬老院撤并,只保留来宾城区附近3个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的乡镇敬老院,形成以兴宾区社会福利院为总院,良江镇中心敬老院、城厢镇中心敬老院、桥巩镇中心敬老院3个乡镇敬老院为分院的集中养老区域。截至7月31日,根据个人(家属)自愿申请、服从管理的原则,该区小平阳、三五、正龙等9个乡镇敬老院的首批80位特困供养人员中的40名全失能对象已入住兴宾区社会福利院,其余40人入住良江分院,余下的特困供养对象计划于8月底全部完成撤并入住。
兴宾区乡(镇)敬老院完成撤并后,一方面将规模大、床位多的闲置敬老院,逐步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资金提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将规模小、床位少的敬老院转型为农村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保持场所的养老服务功能不变,使之具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养老社会工作服务站等功能,优化适老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农村更多社会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场所,让农村人也能“就近养老”。
(莫益路)
【来源:来宾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