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对于自己的晚年养老,都会比较担忧,特别是有些老人到老了以后,碰到子女不孝顺,或者子女常年不在家,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生病的时候,很可能关心就没有那么到位。
其实大家在新闻中都会看到有这样的一些例子。最近在一个短视频中看到,一个老人大概有八十多岁,然后他睡在旁边一个特别小的屋子里,采光也不好,特别昏暗,然后自己的儿子就在旁边住着两层的小洋楼,平时吃饭就是给一个特别小的那种瓷碗,然后端过去让他吃,而且有的时候这个饭菜还不固定,想起来就给,想不起来就不给了。整个屋子就是特别凌乱,然后因为他自己腰不舒服,然后没办法起床,一直都是卧病在床,卫生也是特别的糟糕,他的儿子就在旁边看着,也没有说给他整理整理,这就是遇到一个不孝顺的儿子。然后当时拍视频的人,就是社会型援助的这种视频,他们给整理了一下房间,然后又送来了一些衣服,被子之类的,也跟他儿子说了,平时要给老人按时吃饭,说了一些督促他的话,但是也不知道走了以后这个老人有没有受到儿子的善待,儿子会不会对老人好。他真的是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他的儿子了,旁边盖的这个楼,还有他娶媳妇的钱,都是老人给他的,但是这个儿子,虽然都说养儿防老,但是儿子并没有给到自己的父亲一个好的保障。
其实老年人也不用特别的担心,在自己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钱都给自己的儿子,或者说女儿,一定要为自己的养老做一些规划,留一些保障。因为大家在以前的时候,总是相信只有子女可以给自己养老,所谓的养老送终,养儿防老,只有子女才是自己养老的一个依靠。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养老方式,如果你所信任的人并不是自己的子女的话,然后对自己比较关心,比较照顾,有这样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你也可以把自己的财产或者说你的房子这些东西全部都转交给他。这个人作为你的监护人,其中也是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叫意定监护。比较专业的解释就是意定监护是区别于法定监护的一种制度,是指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比较信任的人,这个人可以是亲属,也可以不是亲属,书面指定被委托人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第一个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置自己的财产,房产等。这个词语是在二零一七年十月一日施行的民法总则,第一次从理论变成现实的。
所以现在养老越来越多元化。如果在年轻的时候能看出子女对自己是孝顺还是不孝顺,如果觉得孩子对自己不孝顺的话,我们可以提前选择一个比较信任的人,对我们比较好的人,在老了以后,作为我们的一个意定监护人,我觉得这个真的是比较人性化的。相比以前只能依靠自己的儿女,养儿防老,其实相对来说现在养老的方式越来越多种多样,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比如说电视或者视频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有一些年轻人对自己的老人不孝顺,或者子女都不在身边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些比较善良的,对自己比较好的人,他会把自己的财产给到这个人,然后这个年轻人就好像是他的义子或者干儿子一样,然后他的财产,就跟他的子女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一般来说当父母的最想要得到的还是自己儿女的笑声,他的财产最想给的也是自己的儿女,所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选择这种意定监护,或者说别的什么人。如果说可以跟自己的子女有一个比较适当的沟通,还是跟自己的子女和睦相处,这个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评论,我们下期再见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