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钱对于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意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没钱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这部分人基本都是有钱人,他们从来不会为钱而感觉到苦恼,所以自然也感觉不到钱的重要性。而有的人觉得钱太重要了,和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其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有了明显的提升,人均GDP也已经超过了七万元。显然,大家现在手里还都是比较有钱的。经济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有钱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对于那些富人而言,一次性拿出50万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家境一般的人而言,想要拿出50万堪比上青天。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别说是50万存款了,他们就连5万存款都很难拿得出手,不欠一屁股债就是相当不错的了。
当然和多年以前相比,人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确实有所提高,起码我们不用再为吃穿犯愁。但是有的人认为现在的房价真的上涨得太快了,生存压力依旧太大。根据央行的数据来看,中国目前的住房拥有率是96%左右,也就是很多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因此不少人认为,即便是经济水平一般的中国家庭资产也能够达到几百万左右的资产。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居民拥有存款的总增加额是6.68万亿元,平均每个人都增加了4771元。
根据这个数值和2020年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居民存款总额是100.12万亿元,平均算下来每个人都有存款71500元左右。考虑到中国的家庭现状,一般家里都是有三口人,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三个人可以有21万的存款。
显然,对于中国的情况而言,一次性拿出50万元的家庭实并不多。此外,在央行2015年发布的关于银行破产方面的条例中提到,如果有银行破产的话,存款人可以获得最高50万的赔偿款。随后就有很多人担心,那超过50万的部分要怎么计算呢?
央行表示50万存款的补偿额基本可以覆盖98%的用户。这个意思就是说,有98%的用户存款是不到50万的。专家表示,央行的数据显示,存款超过50万的用户只有0.4%左右。以14亿人口来计算的话,超过50万存款的人口数量不到600万。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最先需要了解的一个点在于,家庭资产和家庭存款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拥有很多超过百万资产的家庭,但是房子是这些家庭的主要资产。
这点央行数据也给出了我们答案,在中国家庭当中,几乎有77%的资产都投入到了房子里面,真正能够投入到金融体系里面的钱不到23%。所以房子才是大部分家庭的资产来源。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存款的家庭真的不多。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现在银行储户的数量是越来越少的。虽然存钱是一项非常不错的习惯,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的问题是如今的存款人数正在不断减少。央行2018年的数据当中,中国的储蓄率只有51%。
而到了2019年,仅仅11年的时间,储蓄率直接下降到了45%。尤其对于很多九零后、零零后而言,他们更愿意提前消费,根本没有存钱的意识。当然,很多家庭把钱都用在买房这件事情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毕竟房子是生活当中的必需品。
对于一般家庭而言,买套房不仅要花光钱,甚至还要背上每个月都要按时还的房贷。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通过贷款买房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必须面对还贷款的压力。
每个月固定工资就这么多,不仅要还房贷还车贷,还有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以及老人的养老费用,生活费用都算是小头了。这让普通人怎么接受呢?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每个月的工资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了,谁还敢奢望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元的存款呢?
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想要拿出50万元是非常困难的。能够拿出这么多钱的家庭,要么是拥有数百万资产,要么拥有数千万资产,还有可能会是老人。
结语
因为老人都有储蓄的好习惯,这么多年下来攒出50万元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综合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能够拿出50万的家庭比例可能还不到1%。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