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人口数量基数非常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3.34%。
过去数十年,我国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采取了相关政策,成果颇具成效。但是这样的政策之下,同样也引发了一类问题,那就是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同时,老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导致了国家的劳动力人口在不断的减少,影响了经济发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相关消息显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说,我国老龄化将迎来第二个转折点,那就是总人口到达峰值,按照目前的预测,这个转折点可能会在2025年-2030年出现。
现在已经进入2021年了,那也就说明这个转折点在10年之内就会到来,那么这个转折点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其实主要在这三类方面的变化比较大,所有人都需要注意。
其一,育龄妇女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8年减少500多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600多万人。那么这就会直接导致我国新生儿出生率的减少,未来劳动力人口也会大大下降。
育龄妇女减少和新生儿的减少,势必也会影响到母婴行业的发展,虽然现在全面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总体来看,适育家庭对生孩的热情并不高,人口即使达到峰值了,也只是一类人口变多。
其二,老龄人口变多。现在很多劳动力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那么就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两人养四老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么养老产业的服务就非常受到青睐,只有依靠养老服务才能够减轻这部分人的负担。
不少企业巨头纷纷开始布局养老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的确拥有巨大的需求,在未来的发展环境中,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这一数据未来还会进一步的攀升。
其三,人口消费力下降。总人口数量达到峰值,那么意味着人口消费力也将迎来下降。因为在总人口峰值的情况之下,老年人口数量必将会达到峰值状态,人口结构中,老年人数量占比非常大的话,那么消费力就会下降,因为老年人的消费欲望较低,还存在大量低消费能力人群。
最主要的消费群体其实是在中等收入群体中,这部分人的消费潜力是最大的。如果收入结构中贫富群体数量差距比较大的话,也会造成很低的消费率。
需要不断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维持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才会促进消费力度的上升,而消费力度的加大是促进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