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增城颐养院内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散步、看报、聊天,新塘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内社区长者们正坐在活动室里参加中心开展的舞蹈活动……记者获悉,近年来,增城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起以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为主体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家政+养老、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等方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打造特色养老模式,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
打造区级医养融合示范点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子女平时都忙着上班,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前隔三岔五就要跑医院,实在太麻烦了。现在每天有护士定期测量血压、提醒我定时服药,看病和生活都挺方便,感觉自己精神、身体好多了。”入住增城颐养院的曾婆婆说。
据介绍,增城区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自2019年10月1日起,增城区中医医院正式托管增城区颐养院打造“医康养护”四位一体的医养深度融合示范点,让颐养院的老年人既能享受到养老服务也可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目前,增城区颐养院已开设针灸康复门诊、中医经典门诊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住院部,医护人员还会依据老年人的情况为其提供精准的康复治疗,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未来,增城在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的选址上也会考虑尽量靠近医院,或选择与医院合作运营,通过在中心设置医务室、护理站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医疗护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加快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
新塘镇一名困难长者梁婆婆告诉记者,“在新塘颐康中心,吃住都很满意,环境很干净,护工很专业,每天唱唱歌、做做手工,自己住得舒服,孩子们也很放心。”新塘颐康中心是新塘镇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也是增城区首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示范点,由政府出资建设,引入专业公司运营,可为长者提供一站式综合照护服务。
增城各镇街允许结合实际新建或依托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改(扩)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并可选择由政府建设、运营单位建设,或旧村改造异地配套建设,建成后将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更好地为长者提供专业养老服务。
目前,全区13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均已开工建设,其中已建成7个,其余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
探索“1+N”村(社)颐康服务网络打通基层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去年,增城积极谋划在每个村(社区)设置至少1个颐康服务站作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的分支,与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形成“1+N”服务网络,将养老服务全面延伸至村(社区)和老年人家庭。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538个。其中区级颐养院1家、农村敬老院7家、街镇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7家、村(社区)颐康服务站2家等,拥有养老床位6077张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增宣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高鹤涛 通讯员 增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缪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