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咸阳市渭城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活用“加减乘除”党建“组合拳”,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善用“加”法,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党建+党史学习教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从发展难点、行业痛点、群众关注点出发,创新载体、以学促做,从区级领导到基层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谋发展、求真务实创真绩,实现了149项事项的“跨区通办”,计划投资3个多亿改造老旧小区46个,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勤用“减”法,缩短服务距离
实行智慧养老进社区,依托党群服务阵地,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支撑,建立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让老年人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各种便捷养老医疗服务。推行帮办代办“153”服务模式,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为居民提供涵盖民政、卫健、社保、党群和工会等多领域5类16项帮办事项,自运行起共办理帮办代办事项1000余件,真正实现“手续办理零障碍、居民群众零跑腿、服务居民零距离”。
活用“乘”法,释放服务势能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统筹协调功能,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打造了鼎城物业等一批红色物业,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由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统一调配、整合利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联合驻区单位、包抓单位、两新组织建立服务内容与居民需求的有效对接,统筹推动“三无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实现了光辉、学道门、华宇俊苑小区等“三无小区”的蝶变和一批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让“老”居民有了“新”生活。
巧用“除”法,消除服务盲区
对全区56个社区划分网格298个,组建了一支298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明确网格员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群众服务、矛盾调节等职责,并深度挖掘可利用资源,吸纳支部、物业、社会组织、在职党员等进入网格队伍,协助专职网格员共同开展工作,通过细化服务区域及建强网格队伍,保障了服务的全方位、高质量。在街道社区、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领域建成党建活动阵地88个,达到了17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内平均0.2平方公里就有一处组织活动阵地,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推动了组织活动阵地和为民服务的高效覆盖。(卢绪高 韩永国)
作者/来源:各界咸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