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网友姐姐在后台留言,说自己今年47岁了,在2006年到2012年七年多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只买了14个月社保,现在当地有政策,可以一次性补满7年的社保,按照100%的档次一共需要补缴8万多,不知道是否划算。关于社保补缴是否划算的问题,相信困扰了不少打算补缴的人们,咱们今天一起来看一看像这位姐姐这种情形应该如何选择吧。
一、是否需要补缴
这是显而易见的,若是能向前补缴的,肯定选补缴,特别是女性参保人员。女职工的退休年龄要比男职工早5-10年,而且女性的平均年龄也比男性稍微长一点,就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女性补缴并领取退休金显然更划算。若是你问一个从来没有进行过社保登记的60岁大叔,如果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就能领取退休金,相信十个人有八九个会想办法凑钱去买的,因为正常情况下连想往前购买的资格都没有。小百科经常遇到向我咨询的亲戚、朋友以及网友,如何才能向前买养老保险,国家已经规定了不可能,所以正当途径实在是无能无力。
二、按照什么档次最划算
按照什么档次缴费最划算,咱们通过比较的办法进行分析。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养老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以开篇这位姐姐为例,分别按照60%、100%和300%缴费,假设她后8年全部按照100%缴费,我们无法预知8年后的社平工资水平,按照当前的工资水平的物价水平进行计算,7年缴费8万多,当地的社平工资大约在6000元左右。
1.不同档次缴费对基础养老金的区别:对基础养老金的区别完全就在于平均缴费指数的区别,后8年按照100%档缴费,前7年若按照60%档缴费,则缴费指数=(1×8+7×0.6)÷15=0.91;前7年若按照60%档缴费,则缴费指数=(1×8+7×1)÷15=1;前7年若按照300%档缴费,则缴费指数=(1×8+7×3)÷15=1.93。我们把这三个数分别带入上面公式大约分别为859元、900元、1318元。
2.不同档次缴费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区别: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区别主要在于缴费基数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个人缴费部分的40%是进入养老个人账户的,因此按照60%档、100%档以及300%档缴费,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分别是288元、480元、1440元,5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70,那么按照这三个档次缴费对应退休金的数额大约相当于142元、237元、711元。
因此按照60%、100%、300%补缴,分别补缴的钱数在5万左右、8万多以及25万左右,对应的退休金的区别,按照当前的购买力相当于1001元、1137元以及2029元,不考虑养老金涨幅之类的,分别相当于4年多,6年多,8年多回本,单纯看投资回报率,可见还是第一种相对划算一些。
三、后续如何缴费
后面八年如何缴费,个人认为,最好还是按照最低档进行缴费吧,如果认为自己长寿的概率比较大加上家里不差钱的,每年尽量按照最高档进行缴费,绝对靠谱。尤其是如果当地有优惠政策,也就是“4050”人员社保补贴政策,那么则强烈建议在距离退休不到5年的时候开始申报并且按照最高档次缴费,将是无比划算,比如山东某些地区的“4050”人员,按照缴费金额2/3进行社保补贴,相当于按照100%档缴费享受300%档的待遇,比“天上掉馅饼”还值。
不知道小百科介绍的是否清楚,以上就是关于补缴部分年限社保的个人看法。“您关心的,就是我关注的!”我是社会保障小百科,专注解答小伙伴社保医保、劳资就业的疑惑,有难题或疑问请(关注我)留言,小百科将逐一认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