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ESG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据联合国支持的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统计,机构是ESG投资的主力。由于ESG投资理念与养老金、退休金投资目标高度拟合,二者的结合正变得越来越紧密。养老基金管理大量退休储蓄,资金的公共属性、长期属性以及避险属性使其更适合ESG投资,在各国监管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海外养老金在ESG投资中发力。
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资基金(GPIF)是现今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养老投资基金,资金管理规模达到163万亿日元(截至2021年1月)。自2016年起,GPIF逐渐将ESG因素融入到各类资产的投资策略之中,对其投资组合与整个日本金融市场都产生了积极切实的影响。
2020年12月,GPIF宣布将1.3万亿日元资产配置在MSCI与Morningstar开发的ESG被动指数产品中,正是GPIF在ESG投资上的布局中的一环。
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是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截至2019年底,CalPERS资产管理规模达3726亿美元,为200多万加州公务员管理养老金及为150万名退休人员及其家庭管理健康医疗金。多年来,CalPERS在投资决策中,一直严格地遵循着“通过投资改变社会环境”的准则。这一投资决策方式在过去几十年也迅速影响了美国其他各州的公共养老金持股方式。
自2016年起,CalPERS针对每个资产类别都制定了一套ESG投资实践指南,以有效的进行ESG投资和管理规避相应的风险。
丹麦劳动力市场补充养老基金(ATP)是丹麦最大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计划执行机构。截止2020年底,ATP的资产总额达到1.14万亿丹麦克朗,年均收益9.8%,表现相对稳定。整理看来,ESG投资为ATP的长期稳定汇报做出了积极贡献,具体应用策略包括ESG整合、负/正面筛选、可持续主题投资、积极股东参与等。
目前,国内ESG投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养老金可从投资策略、评价体系、委外管理等三方面借鉴海外经验,基于本土情况进行相关优化。养老金管理机构应积极联合社会各界,进行ESG投资教育,将相关理念、发展情况等介绍给投资者,引导投资者在关注财务回报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回报,培育养老金ESG投资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