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公布的《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将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很多人都说,年轻人推迟退休后找工作会更难吗?劳工部金维刚表示,这一冲击有限受控,不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关于这一问题,外经贸部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也表示,延迟退休虽然会对机关事业单位等用人机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作用有限。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做好应对这些“老手”的准备。有网友表示,如今无论是公务员招聘还是企业招聘,35岁是个坎,40岁时,几乎没有单位愿意要。所以,一些网友提出,在实行延迟退休前,是否可以解除对35岁以下人员招聘的一些明确或含蓄的限制。
实际上,人们对“延迟退休”的争论已持续多年,公众对延迟退休的做法各持己见。尽管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已经做好了实施60岁延缓退休的准备,但从根本上说,这个问题是可以确定的。只是关于何时实施、如何实施以及具体实施细节,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研究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方案中既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等情况。只要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此外,还将与有关各方进行广泛磋商,以确保该计划的科学可行性。同时也表示,可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延迟退休小步推进,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80、90都准备好了?
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流逝,延迟退休已成为一种趋势,国家有关部门透露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据近期人社部消息,我国的延迟退休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是采取一步一步的办法,尽可能地调节劳动者与退休时间的矛盾,使大家都能适应延迟退休的政策,而且执行过程中也会更人性化。
同时,宋晓梧表示,他原本关注社会舆论对此政策的反应。许多员工都有不满情绪,觉得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又要推迟退休了,所以反对的声音比较大。实际上,延迟退休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要循序渐进,分类推进。而且并非所有的员工都要到65岁才能退休,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会给员工一定的弹性选择空间,所以对普通人来说,不必过分紧张。
循序渐进,就是把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分好组,每隔几年再延长一年或两年,最后过了十年,全体职工65岁退职,并非目前所有的在职职工都能做到。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人的压力,也比较容易接受。
尽管我国公众关注延迟退休问题的程度很高,但很多人更关心何时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因为这至少涉及两代人的退休生活。
但那些离退休还有一到两年的人不必担心,因为根据国家预测,到2026年,延迟退休政策将会出台。换言之,年长的人在60至66岁时仍可享受退休政策。大多数推迟退休的人都是在1967年出生之后才赶上这一年。
不过,1967年后出生的人也不必太过悲观,因为按照一刀切、小步骤推进的原则,一开始赶上延迟退休的那一批人,实际上几年内就不会再有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国家当局提出了逐步推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时间表,具体的计划将于2017年公布,预计将于2021年实施。
目前,郑秉文表示,我国民众对延迟退休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延迟退休计划方案应该先征求社会意见,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进行定制。二是要实行渐进性延迟退休。若是渐进性延迟退休,极有可能引发一场社会冲突。
推迟退休包括原计划的男性60岁、女性55岁和女性工作人员50岁三个年龄群体。其中,原定于50岁退休的女性工人群体延迟退休时间最长,因此阻力可能也最大。不只如此,这群人表面上是一群人,实则更是一群人。由于50岁以后,女性进入更多的照顾孙辈和整个家庭的生活阶段,如果延迟退休,对家庭的投入就会更少。
“分类推进”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到了65岁就退休了,而是按照不同的行业、职业和身体条件进行分类的实施方法。
应该知道,虽然都是劳动者,但文职和体力工作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现在60岁退休政策下我们会看到有教授、学者、作家、管理者等人才,很多人都会被企业招回来。而体力劳动的人,如车间工人、运输工人、司机等,一般不能再就业,即使再就业,也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
事实上,除了逐步推进,分类推进之外,宋晓梧还提出,要给员工一定的弹性选择空间。他认为,为了减少舆论压力,可以在推行“二次延缓”政策的初期,给员工一定的选择权。比如员工到了当前的退休年龄,就可以选择延迟或不延迟,以最大限度地平缓延迟,减少动荡。自然,与之对应的是不同的选择,养老金的收入也不一样。
实际上,不管实行哪种退休计划,都有一部分人反对。但是国家需要考虑的是长期发展,把养老保险制度旧化。因此,推迟退休时间基本上是一纸空文。对我们来说,养老保险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我们要想在退休后能够过上更舒适的生活,还是多缴一点就好了。
在法治的今天,一切民事纠纷的裁判依据都是基于《民法典》。
《民法典》已在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一共包含1260条法规,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有着严重影响。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上学,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直至养老送终继承家产,都与这部法典息息相关。
不懂法的人,会在工作、生活中埋下许多隐患。要想让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必须先学法,知法用法。真诚劝告,人人都要读民法典,人人都要读!
它从专业的角度,从大众的口味,把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让一个没有文化的人,都能轻松地学法、用法。
读《民法典》会让我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有在最早的时间掌握它,我们才能有一个更加轻松的生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读《法律常识》了解详实的法律案例,精辟的法律解析,帮助我们轻松掌握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法律常识,让我们以法律的眼光洞察是非,用法律武器合法维权化解纠纷!
读《口才书》口才是思想的外壳,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任何人际关系的处理都需要靠说话的技巧来协调,任何专业的芝士的发挥都需要靠说话的艺术来实现,助你成功打开社交之门!
读《投资学》培养财富眼光,练就赚钱本是,学会投资理财为出发点,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投资策略,获得最大程度的投资回报!
读《经济常识》学会一些经济学常识,可以让我们在日常消费中更加精明,在对人生的规划上更加理性,在恋爱婚姻上少走弯路!
我们已经是生活在2021年了,不能再做一个一无所知的法盲了。
这五本书集详细的法律案例与解析、人际关系处理必备的口才、投资理财、帮您从“经济盲”的状态摆脱出来,不论是老板、经商、职场人、人人都应该读一读。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到脑子里的知识绝对是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五本在手,全程掌控。生活不相信眼泪,命运靠规则去驾驭。居家生活成长学习必备,随用随查,万事不求人。
点击下方即可下单购买,建议买来多看看,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