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自己父母“染上网瘾”成为年轻人在社交平台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父母成了手机不离手的“网瘾老人”。
逾10万老人日均上网超过10个小时 据新近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 很多老年网民从早晨5点多就开始上网,以百万人为单位计算,每天有超过2.3万名老年网民的上网时间超过6个小时,每日上网平均时间达到64.8分钟,比40岁年龄段网民平均上网时间多了16分钟。他们手机上的APP平均数量超过44个,比年轻人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要多很多。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更爱看正能量、社会秩序、家庭伦理类的内容。图文资讯能够让他们感觉自己在与时俱进,没被社会所抛弃。他们观看的小视频偏重于社会新闻、相亲类栏目,这能让他们回忆过去,内心产生认同感。 为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瘾老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比例逐年提升。在老龄化程度加深背景下,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空巢、独居老人数量增加,网络技术的便捷快速、娱乐化加深了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依赖。 “ 养老生活可以“有伴”又“有趣” 其实,老年人深陷网瘾的根源还是在于他们缺少家庭成员的有效陪伴,同时也需要在网络时代中找到存在感。 有专家表示,老年人退出职场后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更容易产生孤独感,而互联网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新的空间和精神寄托,加上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自律能力下降,因此容易沉迷于网络。 为解决社会空巢、独居长者的照护及陪伴问题,满足长者在生活、健康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对国内外养老模式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考察后,2021年,以“居家”与“机构”相结合的产品问世,并以普惠的价格面向社会大众,为当今长者打造一个带专业护理的家。 让品质生活和优质照护不分家 管家服务 为每位长者配备了“健康、生活、快乐”三大管家,管家们串联起N项养老服务的同时,也是长者与家属间的贴心纽带,为长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生活。 按照社区所在城市的评估标准对长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定制个性化照料套餐。在居家照护与康复医疗中心相结合的社区内,我们将通过各类特色疗法为长者提供介助、介护、术后康复、认知症照护、慢病管理等服务,帮助长者维持并巩固身体机能。 社区开设了家园议事厅并通过选举的形式鼓励邀请入住长者加入,共同监督社区收费及治理工作,督促服务品质提升。 遵循膳食平衡金字塔,兼顾口味与营养,为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痛风、心脏病等长者科学配比每日膳食营养,提供中餐、西餐、营养特需餐等多样化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