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还沉浸在春节喜悦时,城乡居民养老金迎来好消息,江苏省人社厅于2021年2月20日,公布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自2021年1月1日起,从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173元,上涨13元。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上涨,那么2021年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吗?如果上涨,涨幅是继续维持5%,还是多少呢?
众所周知,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各行各业的经济也因此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而国家为了稳企业保就业,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不过即便如此,2020年依旧为退休老人提高了养老金待遇,实现了16连涨。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自2005年起,我国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虽然涨幅有所下滑,但并未因为任何事件而中断次年的养老金上调。
就如前不久,有消息指出,新年伊始,新一轮养老金上调窗口再度开启,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17连涨,上涨幅度或将在5%以内。也就是说养老金有望实现17连涨,但涨幅是否会继续维持5%就不一定了。
要知道,养老金待遇能提高多少,这个和GDP有关,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有关,和物价水平有关、养老保险基金累计余额有关,也和一些其他非量化的因素有关。
2021年养老金何时调整?
根据历年养老金待遇调整时间来看,中央层面的文件一般会在每年的三四份出台,但由于养老金实行的是统筹管理,地区分别管理,所以每个地区的调整时间略有不同,但大致会每年的六七月份陆续公布。
当然,也有率先公布的地区,比如:上海,每年5月份公布调整方案,而这个记录已连续几年。
谁涨得多?谁不涨?
虽然2021年具体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没有公布,但根据历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来看,这几类人调整多得,这类人不涨?
01 谁不涨呢?
当年退休人员是不参与到当年养老金调整。这一点从历年的调整范围就可以了解到,比如:2020年调整范围就是截止2019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而2019年调整范围就是截止2018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02 三类退休人员,涨得多
众所周知,近几年养老金调整办法采用的一直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不过对于以下3类退休人员来说,将多领养老金。
第一类:定额调整。虽说定额调整讲求公平、人人平等,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一样、消费水平不一样,因此各地区的定额调整也不一样。以2020年各地区调整为例,上海定额调整75元,位居榜首;广东、天津并列第二,至于其他地区则略低。
第二类: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与养老金,缴费年限相挂钩调整,因为养老金越多,缴费年限越久,调整得也就越多。
第三类:高龄退休人员。对于退休时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使他们更多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也就是在养老金调整上会向65岁以上老人适度倾斜。
另外,各地区在养老金调整时,除了以上三类退休人员会多领一些养老金外,像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工伤退休人员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调整,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在调整时也会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