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健康与绿色同行——怀化构建大健康全产业链纪实
2020-11-21 19:39  浏览:39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怀化新闻网讯 2016年,一场以“绿色怀化 健康武陵”为主题,集“产品展示、项目对接、专项采购”于一体的武陵山健康产业博览会在怀化横空出世。

从第一届举办到第五届,不仅让一个区域性的展会活动,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健康行业盛会,蕴含无限生机的大健康产业,更是与中药材资源丰富、文化景观富集的怀化交集,火花四溅,大健康产业在美丽五溪大地风生水起。

高起点大手笔打造产业集群

怀化,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是武陵山片区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是湖南首个被环保部命名的市级“国家生态示范区”,被誉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怀化,物产丰富,品质优良,素有“水果之乡”“药材之乡”的美誉。全市共有中药资源2340种,蕴藏量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2016年被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授予“中国道地中药材之乡”称号。茯苓天麻等中药材产量均居全国或全省前列。

怀化秉承先天优势,乘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东风,发展大健康产业恰逢其时、大有可为。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将现代商贸物流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医药健康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并列为支撑怀化未来发展的四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怀化进一步实施了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怀化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1+8”文本》和《怀化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中共怀化市委怀化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产业布局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彭国甫强调,医养健康产业是怀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科技点亮生态名片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的千亿产业。

战略既定,布局落子,怀化跨步向大健康时代迈进。怀化将以“医、养、健、管”为支撑,促进中药种植与加工、医疗与养老融合、医疗与文化旅游融合、食品与健康融合,多措并举,借力腾飞,形成布局科学、产业集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产品多样的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发展迈入全面提质新阶段

“今年我们主要展示以茯苓为原料的健康食品、保健品,比如茯苓霜、茯苓饮料、茯苓糕点等,这些产品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健康保健。”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连续第五年参加健博会,一直致力于茯苓生态健康全产业链的开发,拥有多项核心科技和自主知识产权,制定出4个茯苓生产技术“湖南省地方标准”,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1项,国家及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近年来,经过探索与发展,怀化的中药材产业逐步告别了单一模式,初步形成了集中药种植、新药研发、制造包装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基于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健康项目汇聚于此,并顺势布局环环紧扣的大健康产业链。

2019年,我市中药材产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招商引资生物医药包装项目共10个,总投资达22.4亿元。全市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中药材面积达42460公顷,单品种种植面积上万亩的达8个,单品种产值过亿元的4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市共有零售药店1340余家,医药连锁批发企业48家,年销售额25亿余元。

如今,我市从一产到二产、三产,从“医”“养”到“健”“管”全面开花——以“医”为支撑的健康医疗事业和健康药食材产业,以“养”为支撑的健康养生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健康运动产业,并构建和完善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体系。下一步,除了举办大健康医药产业博览会外,还将在医养结合、产业融合、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60%以上的建制村,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覆盖所有的城镇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

如今,大健康全产业链正在怀化形成和完善,千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深耕“绿”资源 锻造产业链

五年来,借助武陵山健博会这一平台的影响力,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汇聚怀化,助力优质的怀化绿色健康产品走出去、叫得响。

怀化雪峰山地区素有“火塘腊肉”之乡的美誉。怀化市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后,由怀化名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琥珀腊肉深受粤港澳市民喜欢,产销两旺。该公司董事长邹旭东骄傲地说:“琥珀腊肉去年销售量突破了10万公斤。”

为加快落实“怀品出湘”战略,全市积极行动,主动作为,迅速开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工作。目前,我市已有13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多家企业的20多个菜篮子产品正式加入销售平台。怀化生态、优质、安全的绿色健康农产品走上了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与产业发展的浪潮交集,成就了怀化生机无限的健康食品产业。目前,全市绿色食品企业 1580 家,其中规模以上 147 家,实现产值18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亿元。

近年来,我市以绿色生态为引领,食品步入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快车道,制定了“通道黑老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辰溪稻花鱼养殖技术规程”、怀化市柑橘砂皮病防控技术规程,此外,中方县湘珍珠葡萄、金秋梨、麻阳冰糖橙、黄桃、猕猴桃特色产品也制定了地方标准,标准化率90%以上。

与此同时,我市绿色食品加工品牌建设效果凸显。全市农产品现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湖南省著名商标128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4个、湖南省名牌产品1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13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怀化碣滩茶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确定为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唯一指定用茶。黔阳冰糖橙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黔阳冰糖橙、新晃黄牛、怀化碣滩茶、靖州杨梅先后获评“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

通过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主体身份化、营销电商化试点,近年来我市创响了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绿色产品品牌,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正通过深耕“绿”资源、锻造大健康全产业链而根深叶茂。(记者 刘田 )


发布人:b31c****    IP:125.64.8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