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沙坪坝一位80岁的阿婆误入投资骗局,在银行准备打款时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报警。然而阿婆面对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却始终执迷不悟,坚持要把40万打给所谓的“投资大师”。
民警跟阿婆说对方是骗子,但阿婆却说她是自愿的,被骗了自己负责。话虽如此,民警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阿婆受骗。民警一边联系老人儿子进行劝说,一边继续对阿婆苦口婆心劝说近1个多小时。最终阿婆终于幡然醒悟,保住了40万养老钱。
看到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感觉很无奈呢?警察在跟前都不相信,竟然去相信一个陌生人?这是什么操作?其实从局外人的角度上来看,这位阿婆的受骗经历虽然令人很无奈,但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原因甚至还有点心酸。
因为与其说阿婆是被欺骗了钱财,不如说阿婆是被欺骗了感情。这里说的感情,指的是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的任何一种。阿婆为什么宁愿相信不知在何方的骗子,都不愿意相信近在眼前的民警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任何一个人都不会随便去相信一个陌生人,而且还执意要给对方转账几十万元。能做到这种地步的,一定是自己非常信任的人。而信任是怎么得来的呢?是经过长期的情感建立,让信任程度达到牢不可破的程度。
也就是说,阿婆对于骗子,是已经将对方当成了亲人一般的信任,甚至于比亲人还更信任。想一想,阿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去与一个骗子建立感情呢?可想而知的是,阿婆平时的生活一定是缺少了来自于家人的关心,这才让骗子钻了空子。
而骗子为了达到骗钱的目的,所“付出”的感情,自然会比阿婆的家人更多,也更让阿婆感动。可以这样说,在建立感情的期间,骗子比阿婆的亲人更让阿婆觉得温暖。这种情况下,把钱给一个比自己亲人更信任的人,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所以,为了防止老人被骗,除了家人要对老人多做防骗宣传之外,更多的是要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暖,让老人不感到空虚寂寞,骗子自然也不会那么容易钻了空子。大家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