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普洱: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2021-05-19 09:33  浏览:80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记者 廖智若愚


养老机构设施日益完善,生活越来越便利;生病了到医院享受“绿色通道”优先就诊;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在普洱市,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民生改善的最佳注脚。


近年来,普洱市聚焦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符合实际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维护权益、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老有所为、养老服务和惠老政策等方面下功夫,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机构养老 “绿色通道”的医养结合


为了让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城市中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安度晚年,普洱市兴建农村敬老院、城市公办养老机构。据统计,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40个,床位3617个,目前有32个投入使用,入住老人1000余人;有城市公办社会福利机构7个,床位1258张。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社会福利中心、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社会福利中心已投入使用,入住老人94人。


记者走进普洱市敬老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看到,里面有开阔的庭院和整洁的步道,景色优美,环境舒适。“我是2018年住进普洱市敬老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的,在这里我吃得饱、穿得暖,并且每个星期都会有市中医医院的医生来给我们检查身体,小疼小病可以在医务室拿药吃。”入住的老人王玉明告诉记者。


普洱市敬老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和普洱市中医医院于2018年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市中医医院的医生每个星期都会为老人们提供体检、健康问题解答等服务,老人到医院看病还可以走“绿色通道”,享受优先就诊等服务。


为了让老人们病有所医,普洱市通过与当地卫生院或县人民医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书的方式来弥补养老机构医疗不足的问题,现运营的30家农村养老机构都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


此外,为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村敬老院运营效益和护理能力,普洱市制定了《普洱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分年度分阶段对我市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2020年市级及以上共投入养老服务资金1767.6万元,截至目前,已为11个养老机构改造947张护理床位,为9个机构加装电梯11部,“明厨亮灶”厨房改造26个……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大大提升了普洱市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


居家养老 “红色夕阳”的普惠服务


今年80岁的李明云家住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每天午饭过后,老人都会到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自己的老朋友们打打牌、跳跳舞。“中心建成后,我们有了活动的地方,可以做的事情多了,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了!”李明云告诉记者。


据了解,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2020年投入使用,设有娱乐室、棋牌室、阅览室、餐厅、医务室、休息室等多个功能活动区,为老人提供助乐、助急、助医、助餐、康复、心灵慰藉等多元化、便捷化、实惠性的养老服务。


为了给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普洱市不断推动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109个,其中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个,社区覆盖率达37.7%。


普洱12349为老服务信息平台按照“政府主导、民办公助、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老年人受益”的原则建设运营,是普惠型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网络,目前,面向全市老年人提供全天候24小时呼叫救助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等。据统计,2020年,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2600余人次,25000余小时,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为居家养老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发布人:946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