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这一观念一直深入在我们的思想中,生孩子并将他养大成人,等到自己老了以后,就可以儿女绕膝,享天伦之乐,享受晚年的幸福。但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老人的传统观念也有所改变,他们不愿被儿女所牵绊,更向往自由的生活。
一、女儿为养活孩子无奈“啃老”,却遭母亲“无情回击”
但生活并不是都能随你所愿,现实往往有很多的无奈。王女士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因为王女士性格比较要强,所以从自己坐月子开始一直到孩子去上幼儿园,她都没有让婆婆还有自己的母亲带过一天孩子,全都是自己一个人亲自照顾孩子。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需要的金钱也就越多,因为单靠丈夫的工资来养活一家人很难,因此王女士便想着重新去找工作,一起养活一家人。到现在孩子却成了一个问题,孩子该由谁来照顾,孩子每天的接送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使王女士为此感到头疼。
因为婆婆的身体并不好,再加上她还在照顾着丈夫哥哥的儿子,根本不能同时照看两个孩子,所以根本就指望不上婆婆。因此,王女士只能去求助自己的母亲,祈求母亲能帮忙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并且这种照顾也只是希望能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但令王女士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母亲拒绝了她的请求,并说:“我已经做完了我的责任,把你养大,帮你成家,已经是我做的最大的义务了。所以我并没有义务帮你照顾孩子,我现在只想出去看世界。你怕累着你的婆婆,难道就不怕累着我吗?你这不是在啃老吗?”
王女士听到这,立马解释道:“妈,我并不想这样的,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来找您的,您现在帮我照顾孩子,将来我和孩子都会给您养老的。”但母亲还是明确表示拒绝,说自己不用王女士给她养老,她有退休金,还能养活自己,你该操心的是你自己。
王女士愣了一下,问母亲自己上班后孩子该怎么办?但母亲很冷漠地回应,孩子是你自己要生的,你就还对孩子负责,但对我来说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王女士听到这感到特别心寒,因此再也没有跟母亲有什么往来,然后专心在家当起了全职妈妈。
而王女士的妈妈与她的丈夫一起去各地旅游,看着非常开心快乐,过上了令人羡慕的晚年生活。但因此这对母女间感情的缝隙越来越大,渐渐地母女俩形同陌路,就算逢年过节也不怎么来往了,看到这让人不禁感慨,好好的母女却因这个事情而闹得不愉快,这是没有必要的。
二、“新啃老族”有很多无奈,而父母也有他们的苦衷
首先,现在年轻的父母生活压力很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物质的水平也在不断增加,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大,单凭一个人的工资是根本养不活一家人的,因此他们总要都出去工作,并且这些年轻父母们必须要拼命奋斗,才能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但与此同时,照顾孩子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因为父母们上下班的时间与孩子的上下学时间有所冲突,父母们根本没有时间能接送孩子,也并不想牺牲自己赚钱的机会,因此只能拜托自己的父母来帮助自己去接送孩子。
其次,“被啃”的父母们也有他们的苦衷。因为对父母来说,自己大半辈子都在为子女所操劳,而现在终于等到孩子们都已经安稳下来,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而自己也可以去享享晚年清福,这本来也没有帮儿女带孩子的义务,所以更想晚年自由一点。
如果儿女们现在父母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能理解父母这样的举动,并不是父母真的不想帮你带孩子,而且他们这辈子已经太劳累了,对孩子付出的已经太多了,他们现在只想好好休息,给自己放假,而儿女们却不能理解,反而还要去怪自己的父母。
三、沟通是家庭和谐的关键因素
其实年轻的父母们也并不是真的想要“啃老”,所以一定要跟自己的父母讲清楚,如果他们愿意帮忙带孩子,要心存感激,并要给父母一些精神和物质的报酬,不要觉得父母一定要帮你,他们并没有这个义务。而父母如果不愿意帮忙,也应好好跟子女沟通,而不应出口伤人。
总结:
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是没有感情的,也不是没有什么不能沟通解决的事情,只要学会如何沟通,肯定还是会能顺利解决事情的,但前提是双方都要学会体谅对方。年轻人的压力是很大的,父母有空的话可以帮儿女分担一点压力。但如果父母不愿意,子女也不应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