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请问有多少儿媳愿意让公婆长期住自己家养老?
2021-05-13 10:17  浏览:2316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沐恩佳音




作为别人的儿媳,对于是否愿意让公婆长期住自己家养老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同的公婆,应该区别对待。


很多人都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下半句“家有一老,犹如一贼”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贼”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小偷,而是指那些不明事理,经常找子女麻烦的老人。


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分享给大家。


家有一老,犹如一贼


我们楼上的邻居萧婧,今年32岁,是一名会计师。几年前,她不得不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两个女儿。


她的公婆现在都是不到60岁的人,身体很硬朗,帮他们照看孩子完全不是问题,可是他们实在没办法住在一起。


萧婧刚生下大女儿时,他们就把公婆从老家接来帮助他们,可是她的公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想让他们给他生一个孙子。


她的婆婆觉得,家里都是她儿子挣的钱,一直显萧婧花钱太狂,动不动就给萧婧败脸色看。


他们在一起生活不到半年,每天一小吵,3天一大吵。


我们经常听到他们家摔盘子、砸碗、扔东西的声音。萧婧实在忍受不了,一冲动就辞了职,专门在家带孩子,让公婆回了老家。


萧婧生第二个孩子还是女儿,他们夫妇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封肚,但她的公公婆婆知道后,风风火火地从老家跑来。


她的公公喝醉酒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指着萧婧的鼻子喊:“萧婧,你欠我一个孙子!你不能让我家断了香火......”


她婆婆喜欢打麻将,吃完饭就出门,该吃饭时才回家。萧婧不仅要照顾两个女儿,还有伺候两为老人。


萧婧又气又累,难免心情不好,偶尔发个脾气,她婆婆就觉得萧婧是在嫌弃他们,动不动就会暴跳如雷。


她说:“我养大的儿子,费心巴力地供他上了大学,吃了不少苦,现在儿子挣钱了就得给我们老两口花。


萧婧,你在我家算什么?你光吃不干,吃的喝的都是我儿子辛辛苦苦挣回来的。”


萧婧气得肝都快炸了!


她告诉老公:“如果你爸妈在,咱们的日子没法过!要不然,咱们离婚,你再找一个可以给你生儿子的老婆?”


两个女儿哭得稀里哗啦,她老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死活不愿意离婚,只能劝自己的父母回了老家。


两位老人临走时,指着萧婧老公的鼻子大骂:“我们算是养了一个白眼狼!你现在翅膀硬了,是吧?娶了媳妇,不要爹娘......”


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妻女,都是他最爱的人。萧婧老公一句话也不说,勾着头蹲在客厅的角落里,皱着眉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萧婧发誓,一辈子也不会和她的公婆同住。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我婆婆有三个儿子,两个哥哥都在老家做生意,只有我们一家在郑州生活,但我婆婆一直住在我们家养老,只有过年和清明节时才会在老家住几天。


我和婆婆一起幸福生活了15年零5个月,我们之间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矛盾,好在我和婆婆都不是喜欢记仇的人,所有的不愉快很快就会被我们忘记。


15年前,我们生下儿子沐恩,因我们俩都要上班,儿子半岁时,老公把公公婆婆从老家接来帮我们照顾孩子。


后来,我们又有了女儿佳音。我上班后,老两口忙了不少,但由孙子、孙女天天围着,他们累并快乐着。


3年后,佳音上了幼儿园,沐恩上了私立小学,我们俩上班,白天家里只剩公婆两个人。


他们觉得在城里没什么事做,特别无聊,想回老家养老。


我们觉得:他们帮我们把孩子都带大了,我们也得知恩图报。他们跟着我们住在城里,生活条件相对好一点点。他们的年龄也大了,经常生病,郑州的医疗条件比老家强,所以我们劝他们跟着我们养老。


他们看着自己照顾大的孙子、孙女,也有点舍不得,就答应了我们的要求。每天,我们上班,孩子们上学,他们老两口就去公园转圈儿。


10年前的腊月,我公公去世。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不是说给他亲手养大的儿女们,而是我这个儿媳。


那段时间,我老公在外地出差。一天半夜,我婆婆把我叫醒,说我公公上吐下泻,可能吃坏了肚子。


我赶紧起床来到他们卧室,我公公含糊不清地对我说:“孩子,别送我去医院,赶紧去给我买送老的衣裳......我不中啦……老家是回不去了……”


我以为他真的只是吃坏了肚子,就劝他别多想,先打120去医院,治病要紧。凌晨一点半,我跟着120到了医院,拍完片后,医生说是脑溢血,直接就进了手术室。


空旷的医院里,我一个人跟在奔跑的医生们后面,大冬天跑得满头大汗,顾不得害怕,更顾不上埋怨。


医生让我签字做手术,我吓得右手一直抖个不停,根本握不住笔,一个女护士帮我按着手,才歪歪扭扭地签了名字。


遗憾的是,做完手术后的公公在重症监护室里住了5天,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


从那之后,婆婆回老家的次数就更少了。我们去哪里,就把她带到哪里。我们早已经适应了彼此的存在,好像谁也离不开谁。


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帮我们照顾两个孩子,尽自己所能帮我们收拾家,一天三顿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


我们有事情要出去忙,不用担心两个孩子在家没人照顾,更不用担心孩子吃不上饭。


我婆婆今年83岁,眼不花,耳不聋,除了腿疼,身体上没有其他毛病。


我们给她养老,她也帮我们照顾着家,我们彼此依恋、互相照顾、互相体谅。


我们家有婆婆这个“宝”,我和老公永远还是一个有妈疼的孩子,和家庭的幸福比起来,偶尔发生的矛盾都不值得一提。




写在最后:


有些老人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也很疼爱自己的孙辈,把儿女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尽自己所能,替儿女分担生活中的苦和累。


家里有这样的老人同住,绝对是捡到了“宝”,父母和子女互谅互让、彼此照顾,老人有所依,孩子也有了依靠。


好的婆媳关系,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除了现实问题,有些人就是天生看彼此不顺眼。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倚老卖老”,经常找自己儿女的麻烦,不仅影响孩子的家庭生活,也给孙辈带来不好的影响。


家里有这样的老人,儿女好像真的遇见了“贼”,让自己苦不堪言。


为了家庭的和睦、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父母和子女生活的时代不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自然会出现不同意见,如果有条件,双方最好有一碗汤的距离,可以住得近一些,不住在一起更好。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发布人:3e4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