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民生
健康最大
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优化基层健康服务
让更多健康“福祉”
惠及千家万户
“健康硚口”以奋进姿态
开局“十四五”
“十四五”开局之年,硚口区全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扩容增量、均衡布局,全线铺开一中心一特色、专家工作室、家庭医生团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医养融合等强基固本民生工程,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推动“健康硚口”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这些行动
行动一
应急实战常态防控
保持高度警惕
增强忧患意识
严防死守、严防反弹
硚口区时刻绷紧防控这根弦,充分发挥“哨卡”作用,筑牢基层疫情防线,实现精准识别、精确研判、精细防控↓↓↓
○增配排查、采样、管控工作力量,持续加强境外来硚、中高风险来(返)硚人员及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的闭环管理。
○对农集贸市场、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采集环境样本并实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持续不断完善常态监测、“人物地”同防、多点触发、闭环管理、快速处置、专业防控等工作机制,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
行动二
持续打造“一中心一特色”
强基层强专科持续发力~
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引进十余位医学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博士生导师和200多位博士深入硚口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接诊查房、健康教育、护理指导。
专家工作室火种扎根基层
逐步成燎原之势服务居民
集老年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五大医学的基层特色专科建设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一中心一特色”的基层医疗专科新模式。
行动三
家庭医生聚焦看小病调慢病
家庭医生既是卫生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分级诊疗的“引路人”。
亮出固定人群、连续性服务的服务特色和优势,硚口区建强99支家庭医生团队↓↓↓
○从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引进一批高素质全能型医学人才,探索建立标准化家庭医生团队,鼓励打造特色服务团队。
○大力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专业能力和素养水平,让群众信任基层,在基层把小病看好,把慢病调好。
○有针对性地打造配置亲和力强、水平高、有群众基础的家庭医生团队,让家庭医生进社区、进学校形成机制和常态。
居民一个电话便能得到
家庭医生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
每周家庭医生团队社区巡诊
让居民家门口就能调理慢性疾病
截至目前,硚口区培养组建99支家庭医生团队,培训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300多人,2020年在全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人群7.9万人。
行动四
改善就医环境取得新进展
全面布局、加速推进
基层就医环境提档升级
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作为湖北省首批社区医院之一,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至新址,加挂“硚口区古田医院”牌子,硚口区首家社区医院正式运营。
该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由4000平方米扩展到6258平方米,在原有科室的基础上,新增儿科、口腔科、脑血管病专科、急救室、注射室、心电图室、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区域,环境设施全面升级。
韩家墩街、汉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和荣华街、汉中街、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项目落地见效,区级医院建设项目持续推进。
2021年,硚口区将继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谋划建设“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
通过“家庭医生+居家养老”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为老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针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制定老年人群签约服务包,为老年群体提供连续性、个性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
开新局,绘新篇
get“健康硚口”的“小目标”
“十四五”期间,硚口区将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预计到2022年初步建成职责明晰、运转高效、指挥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建成全市一流、国内领先,与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公共卫生安全样板城区。
织密“服务网”
办好“健康事”
筑牢民生福祉的健康之基
让幸福生活有“医”靠
奋进“十四五”
“健康硚口”驶入“快车道”
◎来源:硚口区卫生健康局
END
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来源:硚口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