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陕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辽阔的大西北,那典型的黄土高原,是人们最初的印象,可是,凡事并非绝对,走过陕西许多地方,却有一座城市令人记忆犹新,它属于陕西,却又最不像陕西,或许有人已经猜到了,它就是汉中。
大流谓之汉,不南不北谓之中。
汉中州,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西的最南端,中部是汉中平原,因汉水而得名,是中国十大美丽城镇之一,有“汉朝故都”之称。
以汉江水系为源头的汉江,被誉为“汉家天下,中华聚宝盆”,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大巴山与秦岭一北一南,为汉中提供了天然屏障,汉中平原自成一派,又是西安至成都必经之地,自古有“鱼米之乡”之称,也是著名的“天府之国”。
两汉时期,以关中、南通为中心的巴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去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93.40亿元,位居全省第七位,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处于中下游地位。
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中国版图的地理几何中心,它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事实上,汉中在古代是蜀地的一部分,元朝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防止历史上多次割据和对抗中央王朝,汉中从此划归陕西。
汉中北部有秦岭,南有大巴山脉两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北风不易湿润,因此这里的气候十分适宜居住,年平均气温14℃,极端天气极少发生。
从水源方面看,汉中市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与四川、关中相比,汉中显得不南不北,大河横贯东西,四通八达,空气质量更是极佳,汉中之美,远不如大西北之美。
到了这里,翻山越岭,这里已经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有一种江南的感觉,在春日里,成千上万亩的油菜花冲天怒放,形成了光跃金海,极目远眺,惊心动魄,惊心动魄。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天府之国”,因其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河流流域分水岭,物种多样,而汉中盆地则是中国著名的粮仓。
与其他老陕相比,汉中人对面馍的喜爱程度较低,他们更喜欢吃面馍,这也是由于汉中相对富裕的地理环境,使他们能够大规模种植水稻形成的。
事实上,在汉中,有一种感觉是,虽然身在陕西,但汉中人往往对四川有更高的认同感,汉中不缺水,境内河网密布,如江南,又有四川的韵味,给人一种南国一景的感觉,这里的菜肴更像是川派的辣味。
汉中秦巴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1.2%,林地面积居陕西省第一位,拥有众多南北向珍稀动植物,有“汉家兴盛,中华聚宝盆”之称。
汉有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是汉中市的“市鸟”。
去汉中,一定不会有什么好去处,汉中的景点很多,有古汉台、汉中古城墙遗址、陕西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汉中三堰、汉中民俗园、黎坪国家森林公园、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朱鹮梨园、青木川古镇、长青华阳景区、武侯墓、张良庙等景点,其中有天坑54处,数量居世界之首,其中最深的一座超级天坑属于世界最大天坑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汉中多种多样的美食,汉中的面皮、豆腐、水浆、天麻、红豆腐、黄酒、茶壶、西乡牛肉干、腊肉、黑米酒等等,到了汉中,就必须亲自品尝。
《万垒云峰趋广汉,千帆秋水襄阳》,清朝王士禛将汉中、汉水描绘成重山叠嶂,江水滔滔,这就是汉中人的豪情。
就像汉中一样,四面环山,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与世无争,汉江奔腾于城市之中,汉水滋润了一方土地,汉山四季如春,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汉中湿地公园,水清岸绿,清晨能听见鸟鸣,呼吸超低负氧离子,空气清新滋润,十分令人赏心悦目,因此,汉中是一座宜居之都。
汉中,一个宜居宜人、适宜养老的城市,即使你没有多少时间,闲暇之余也要在这里住一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