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您怎么可以送我去养老院?!”
“我要打破世界年龄最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看到这两句对话,你可能一头雾水,这是什么状况?
其实,这段神剧情来自一部印度电影《老爸102岁》。
75岁的儿子巴布。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绝对是一位老人。
什么是老人?就是更加注重身体健康,没有啥精神追求了。
所以,巴布每天暮气沉沉,他小心谨慎地监控着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坚持每天给自己量血压,定期看医生吃药,虽然他压根就没有什么病。
而巴布102岁的老爸达特利,却有着26岁的心态,他乐观开朗,热爱运动,还喜欢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并且他坚信自己能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那么,当你老了,你希望自己是怎么样的呢?或者说在衰老的过程中,我们该怎么找到生命的意义呢?
由日本作家日野原重明撰写的《活好2:105岁国宝医师的生命日志》这本书,试图向我们说明,尝试新事物,挑战未经之旅,尽管身体日渐衰弱,甚至出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活得更为出彩。
别给自己的未来设限,就算年龄也不行
2015年的时候,一位79岁的老爷子,走上了北京时装周T台秀。
在T台上,他光着膀子,露出与他这个年龄本不该有的结实肌肉,以及他这个年龄本不该有的矫健步伐。
虽然穿着打扮带着东北老爷们的狂野,但也不失时尚艺术气息。
这位老爷子凭借着这30秒的T台走秀,红遍全网。
他就是人体艺术大师王德顺。
有人说他一夜成名,而他自己说:“没有人知道,为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60年。”
王德顺44岁学英语、49岁当老北漂、65岁进演艺圈发展、50岁开始健身、79岁走秀,这些在常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他做到了。
有关于对未来和梦想的追求,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老了,不行了”、“我早过了追梦的年纪了”,甚至我们自己也在说。
可是我们不知道,很多人就是因为年龄一退再退,从30岁退到40岁,从40岁退到70岁,大半辈子过去后,突然有一天略带悔意地说:“哎,不如那个时候去试试了!”
其实“老去”并不可怕,年龄大也不怕,可怕的是,我们总是不忘提醒自己的年龄,为自己的梦想设限。
生活中的王德顺依旧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现在他仍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追逐新的梦想。
日野原先生在一场关于“老龄化和真正的健康社会”的演讲上,讲述了身体衰老和心的衰老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他说:“人类无法抵抗衰老,但是找到活着的意义是比抵抗衰老更重要的事情。”事实上,日野原先生的生活也一直在论证这句话,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在100岁开始学写俳句;101岁的时候克服了恐高症;102 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和童话绘本;到了103 岁的时候,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又第一次挑战了骑马;105岁生日那天,他的新书《我是个顽固的孩子》出版。
生活不能缺少态度,也不能少了仪式感
如果你觉得爱美是年轻人的专利,那可就真的错了。爱美是每个人的天性,不仅包括女人也包括男人。
关于精致生活,日野原先生在书里说:“对我来说,出门前留意穿衣搭配就像出入公共场合时带着护身符。我会根据季节变化和当天的心情,选择相应的外套和领带。自从长岛一茂先生赞扬我之后,我尤其会关注自己的西装口袋巾。”
除了日野原老先生以外,让生活变得精致,充满仪式感的老年人也有很多,比如,北海爷爷。
你可能在抖音上也看到过北海爷爷的视频,优雅的气质,精致的穿着。
这种绅士形象会让人觉得,他是公司的CEO,甚至是坐拥几千万,或者几个亿的集团董事长。其实,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
所以说,精致生活和年龄无关,和职业无关,而是和一个人的心态有关,和一个人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有关。
日野原先生追求精致的生活,不仅是为了凸显自己的魅力。他想强调的是,这也是一种“礼仪”,他认为“礼仪”不仅指举止和礼貌,还包括一个人的做事方法、风格、作风。
日野原先生每天反复试验不同的礼仪和风格,为的就是自己可以端端正正地站在别人面前,他也希望接触的人会善意地接受这种一贯的“风格”。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活的意义在于活好
余华在《活着》里写道: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所以,能活着真好。
这本书同样也谈到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我们该如何活,或者是为什么活着。
对于这种终极命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大多数人比较满意的答案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而日野原的答案却略有不同,他觉得生命就是就是用来珍惜的。
1970年的时候,日本发生了著名的“淀号”劫机事件。很不巧,日野原先生就在这架飞机上。不过,幸运的是,最终飞机上的人质都被释放了。
当日野原先生成功获救后,他看着蔚蓝的天空和浩瀚的大海,他发现一切都与以往有所不同,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了。
从那以后,他决定更加尽职尽责地工作,终生致力于向大家呼吁生命的宝贵。
当然,死里逃生后,日野原先生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了,甚至小心翼翼。
当他乘坐的汽车与其他疾驶的小汽车,或者大卡车并驾齐驱的时候。他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慌,他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日野原先生说,这其实是人的本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求生欲。
直到有一天,日野原先生在洗手间洗脸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只小虫子。日野原先生马上条件反射般地伸出右手食指,把它按在池壁上,小虫子开始四处逃窜,但最后仍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事后,日野原先生有些后悔了结了这个弱小的生命,并思考起了生命的意义。
由此他联想到了自己,我觉得自己与这只小虫子有一样的命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在一种完全无法预料的状况下死去。
这件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不过,因为禅宗大师铃木大拙说过的一句话,日野原先生决定以一颗柔韧的心来面对一切。
这句话就是:顺其自然。
日野原先生是这样解读的,“顺其自然”就是心灵不应被特定的事物所困扰,应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流淌。
在《活好2:105岁国宝医师的生命日志》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关于如何长寿的方法论,更多的是一位百岁老人的生活感悟,以及他发自内心对比他还年轻的人的劝诫和提醒,富有温度和感情,也更实际更实用。
日野原先生珍爱生命,热爱工作,所以,他在过百岁以后,还在忍着身体的病痛坚持演讲,宣传“世界和平”的理念。
如果我们也能不辜负生命,不辜负梦想,这辈子才算是真的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