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官网9月30日消息,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典型经验收集及遴选工作,按照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系统比对、部门联审、网站公示等程序,遴选出了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等49家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并通报其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据悉,有两家北京公办养老机构入选:
1.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
经验做法: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在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统一部署下,探索将收住范围从生活能自理、适合集体生活的社会老年人,调整为重点向70岁以上能够自理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服务,成为全国率先集中接收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的综合性示范养老机构,开启了全新探索实践。该机构着力在功能配备、团队建设、建章立制、专业培训、服务项目设定上下功夫,已收住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70余人,服务对象从入住前的忐忑不安,到逐渐适应集体养老生活,再到现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充分展现了集中收养试点工作的成效。
2.北京市朝阳区第二社会福利院
经验做法:北京市朝阳区第二社会福利院有养老床位469张,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2019年通过北京市五星级养老服务质量认证,是北京市星级养老服务的窗口单位。朝阳区采用ROT(改造-运营-移交)PPP建设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入运营共有产权养老设施,通过科学编制实施方案、优选投资主体、拓展融资渠道、明确权责利关系、建立激励机制等系列措施,创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初步达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老年人的多赢局面,可为养老领域实行PPP模式、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附原文链接:
http://xxgk.mca.gov.cn:8011/gdnps/content.jsp?id=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