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开始热闹,农村无法养老?专家:经济改变,农民工已经老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家庭的收入不再单纯依靠土地,有人说农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打工,这话也有着一定的道理,毕竟物价上涨,农产品价格一直不高,粮食价格更是远跟不上物价的增幅,对于农民来说,依靠土地生活已经有着很大的困扰。
近期有专家称,近年来经济已经开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为“热闹”的几十年已经逐渐远去,如今的县城开始越来越热闹,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物价更是不断上涨,农民工其实已经老了,农村无法完全负担其养老,对于农民来说,正在面临一个新的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根据“2020年农民工监测报告”可以看出,全国的近3亿农民工的年龄平均仍在继续上涨,这已经是连续五年逐渐提高,对于城市来说,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说对不住农民工的付出,农民工也支撑了一个时代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明显已经开始有所“衰老”,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十几二十年,制造业是否还能有充裕的动力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县城比之以往更加热闹,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农民进城买房早已成为习惯,大城市打工,小县城养老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回到老家谋生,县城也更加热闹,尤其是服务行业更是如此。
有报告称,东部沿海城市已经部分一线城市的农民工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农村近年来不断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农民工的年龄逐渐增长,在大城市已经无法获得相应的理想收入,再加上体力也在逐渐的衰退,回到县城发展或许也是更好的选择,毕竟无论是各种服务行业,还是生活设施,县城和大城市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减,基本相差并不大,但是消费水平却差距很多。
再者,一直以来进城打工,回乡养老好像成为农民工唯一的选择,对于农民工来说,现在的农村,如今的土地收入已经很难支撑其养老的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十年二十年将有上亿的农民工回家养老,相比于城市,农村仍是萧条,收入也明显低,仅仅依靠子女在城市打拼,或许也难以完全保障养老的困扰。
专家表示,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特殊的年代之下产生,对于农民来说,面对经济的发展,以及物价的上涨,其实抵御能力并不高,如今的经济发展已经远超当初的预计,农民工的养老模式也将面临新的选择,如何更好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让农民有着更多的收入来源,保障其养老或许是所有人需要深思的问题,对此你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