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有故事。
有故事,就有江湖。
在万颐养老机构中,每一位老人,都是故事书中的主人公。
近期【万颐老友记】栏目收到了一封来自榕悦·滨江中麻友三长者的投稿,这是长者在院中闲暇时所写,用一个香荷包做引,回忆作者儿时的快乐时光。通篇写实、用词简达、文章层次井然,行文洒脱,能让读者沉浸式融入文内,且笔调十分流畅轻松,读起来韵味十足。
久别了,香荷包
端午节时,书画班同学李老师看到我没有香囊,她送一个给我,让我分外感到温馨和快乐,儿时过端午节的快乐往事,不由涌上心头。
端午节日那天,小学生全天放假。早饭时,一向味口差的我,咬了一口粽子尖角,吃了四分之一的咸鸭蛋蛋黄,这就算完成过节的任务了。
吃完粽子后,我把妈妈亲手制作端午节三佩件,系在漂亮便装的布纽扣上:一件是彩缎篷制的心形小香包,比现在的小得多,香粉是中药辅专卖;第二件是用丝线网着的独蒜;第三件是用笋壳做成的迷你型独蒜大小的小粽子,然后用五彩丝线缠满,看不到笋壳,还吊上用丝线做成的小流苏,这是小女孩的专利。但男女小孩离家前,都必需在额头上点上雄黄酒,用来防蚊虫叮咬和避邪。
一群小孩直奔沱江边的沙湾,这真是看赛龙舟的好地方,锣鼓喧天一整天,但真正竞赛不过两三个小时,选手们各队装扮不同。船头安上一个龙头,船尾一个大鼓,选手们根据鼓点齐心合力往前冲。
凤凰原名镇竿,竿子军英勇善战,湘西闻名,但县城的竿子船队,从来敌不过城外各乡村队,总是名落西山。
当天,全城的小孩都集中在沙湾,这片沙滩位于沱江拐弯处,对面就是水深的迴龙阁龙潭,龙舟赛就在此举行。在沙滩上孩子们各有各的地盘,不显得拥挤。小孩在沙堆留下手脚印,甚至有人躺在沙里印下全身印,有时几个孩子在半干的沙堆里共建一个城堡。我们玩得最多的是单手放在半干的沙子里,不停地往手上堆沙,不停地拍圧手上的沙子,堆成一个小沙包,然后小心翼翼地抽出小手,形成一个门洞,比谁的沙堆大而不倒。
龙舟赛虽以落下帷幕,玩沙的孩子仍未收手。当前有人调查过年轻的父母:“给孩子买得最多的玩具?”答曰:“沙铲,沙桶。”孩子进公园必定玩沙,古今小孩兴趣相同。
中午玩得饿了,美味的牛腩粉非常可口,但不是我们首选,偏要吃家长不让我们吃的凉粉,他们认为小孩吃了凉粉会引起腹泻,独自在外我为大,谁也管不着。
凉粉是山上一种野生凉果磨成藕粉状的加糖小吃,据说能清火。端午节上市,一直卖到中秋,少小离家后我不再发现外地有凉粉卖,也不知凉果为何物。
另一种零食是小孩的最爱,卖糖人把红糖加热成计,淋在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上。糖水冷却后,竹签上一幅幅生动的、薄薄的糖画就在眼前,有金鱼、龙头、小兔、公鸡…琳琅满目,常常看花了眼。
卖糖人当街作画,围观的人很多,不单是小孩,成人也很多。只可惜此手艺很快失传,不久就消声灭迹了。
孩子买来糖画后爱不释手,用门牙,轻轻咬一小点,或用舌尖舔一下。边看边吃,好不潇洒。但后来要玩沙,不得己只好大口吃完。
因家与学校相隔太近,我佷小就被关进学校,加上小学少读一年就进了初中。初中生不屑小女生的小玩意,估计香荷包只佩到十一岁,一别七十七年。久别了,香荷包!
端午节过去了很久,香囊香气不在,但我仍然珍惜李老师给的香荷包。仍然珍藏着,看到它,我的思绪仿佛回到儿时,仿佛能重温到儿时的快乐时光。
一句久别了香荷包,让我们魂穿儿时端午节的快乐时光。在长者麻友三的笔下,那些和小伙伴们玩沙、吃糖画、过端午的画面扑面而来。
看完此文,想必各位客观的儿时回忆愈加清晰,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你的童年有什么美好记忆?欢迎在评论区重温你的儿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