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晓佳一】用文字记录农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为了生活,我们从经济落后的农村到城市拼搏,每天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靠技能、靠力气去争取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少有清闲下来的时候,即便是这样,对于未来我们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老年的保障问题更是心里没有底,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存钱的原因。
当然也不是我们喜欢存钱,看到别人大把的花钱高消费我们也很是羡慕,但是对于社保完善的人养老金完全可以支撑老年生活,但是对于大多数每月只有百十块养老金的农民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只能在年轻时候拼命挣钱。但是由于收入低下,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等等因素我们发现挣的钱,很多进城农民完全支撑不了以后在城市的生活,更支撑不了晚年的养老。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唯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回农村,回到老家过着老年种菜种地的低成本生活,因为在未来5到10年之内,3类人回农村已经成为了定局,不论是生活所迫还是工作压力,或是养老需求,不得不回。
①首先就是生活在城市的老人,有些因为年纪大,工作岗位不匹配;有些事岁子女到城市,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或是婆媳关系不和等等因素。而这些老人的共同点都是因经济或者适应力离开城市,都有养老的需求,而城市满足不了。
我们在外打工上班的这些年轻人有时也不免自问,我们老了以后是不是也能扎根城市,是否还是要回农村生活,我们自身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而留在城市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而这些就是当下许多进城务工即将步入老年的农民工的问题,60岁以上是一个分水岭,第一批农民工在10年之内大多都得回到农村生活。
②城市没有住房的人,在房价高昂的今天,我们农民工自己建设的房子竟然自己都买不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的房价,除了地面成本,材料费人工费仅仅1000左右的房子,可以卖到一万以上,有些甚至是五万以上。一套房子动辄上百万,有多少打工的人能买得起。
而这些在城市没有住房的人,在城市只靠租房是没有归属感的,始终认为自己的根不在城市,面对越涨越高的房价,越努力越绝望,最后无力承担高昂的房租就只能打道回府,回老家建一栋小别墅“不香”吗?
③可替代性强的工作,无论是流水线工人还是快递员、外卖员,甚至是一些进城摆摊生意的小摊小贩,这些工作和生意几乎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只要识字大多很快就能上手,许多人现在羡慕快递外卖等工作每月过万的工资,但是紧绷的生活过久了,弦一断,整个生活就崩塌,在这个人人都想赚快钱的时代,每月一门扎实的技术,不懂得专业的知识,最后也只能回到农村,继续着父辈的生活。
而回到老家的前提是什么?至少我们可以有住的地方,可以种两亩地,可以生存才能回得去。而现在有很多农民进城以后,房子卖了,土地也差不多没了。再加上现在的农村拆迁,许多房子、村子都被拆掉了,而我们虽然得到了几万块的赔偿金,但是祖宅没了,土地没了,那么到那一天在城市撑不下去了,我们还回得去吗?
因而最好的就是城市工作不丢弃,农村房子不放弃,每年都要回家看看,不要让房子最后成为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