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浙江大学-福祉智能养老产品联合研发中心、浙江福祉科创有限公司与金色年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在嘉兴平湖樱花小镇,共同举办以“概念转向场景、技术转向需求、产品转向服务”为主题的“关爱老人 智慧康养”研讨交流会。
来自浙江大学-福祉智能养老产品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刘涛教授,国家康复辅助中心专家张秀峰教授,浙大机械工程学院金林飞教授,浙大医学院朱俊红教授,浙江金色年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小英女士与相关工作人员,福祉科创相关技术人员等近30位与会人员,共同探讨养老模式的革新,展望智慧养老发展新格局。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金色年华领导及一线护理人员,就养老院在目前运营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在场的浙大专家教授以及福祉技术人员进行了意见交流。金色年华总经理蔡小英女士描述了养老院亟待解决的几个场景:老年人摔跤与走失、失能半失能老人康复以及生命体征监测,养老院在以往的看护中使用过一些监测与定位产品,效果不佳,容易被老人误触而且不准确,目前急需一款简洁又精确的产品来解决以上问题。
平湖钟埭钟溪照护中心院长李成龙也针对老年人日常照护问题分析了目前的情况和痛点,半失能失能老人的日常护理难度大,不管是压疮护理还是日常洗澡、发药、喂饭等问题,都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目前养老院急需高科技智能辅助产品。
针对以上提出的需求和问题,各位专家教授与福祉科创的研究人员一一做了解答,并就目前各自涉及的方向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未来会结合一线人员的需求快速进行优化升级。
刘教授提出养老院一线护理强度高、难度大,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从而帮助传统养老机构产业升级,进一步解决养老机构的运营痛点。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在李成龙院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嘉兴平湖钟埭街道中溪照护中心,通过同老人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基层服务人员及被服务人员的最切身需求。
福祉科创拥有全行业、全周期、多维度、智能化的养老场景服务体系,如智能照护场景服务、安全救助场景服务、情感交互场景服务、康复场景服务等,覆盖老人的健康、安全、关爱、生活等方方面面,从而帮助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服务智能化、管理智能化。
其中,智能照护场景服务涵盖了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服务内容,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养老服务中的刚性需求。福祉生命精灵,该设备为非穿戴式智能设备,在不影响老人睡眠的情况下,可监测老人的呼吸、心率、体动等身体体征数据,如果老人离床,可通过数据进行监测,避免老人出现离床摔伤、碰伤、眩晕的事件发生。辅助翻身床垫可以配合护工进行有效翻身,减轻工作强度的同时,可以避免患者长期局部受压,减少褥疮的发生。微型步态分析模组可以评估患者康复状态,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作为智联医养康护行业领先者,福祉科创致力于智慧养老相关的软硬件终端研发,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与生命感知技术构建智慧健康养老云平台,开发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智能产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实用性、经济性和适老化水平,推动智能产品在老年人中的普及应用,为社区、居家、机构老人提供更安全、更舒心、更智能化的晚年生活。
这与浙江金色年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始终贯彻“以慈爱之心,为长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延续长者最美的年华”的公司宗旨和使命不谋而合,相信两者在未来会有更多更全面的合作,一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