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期中国为了控制人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为此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孩子在出生之后,备受宠爱。但世间万物均是平衡的,小时候得到的越多,长大后付出也越多。
如今,很多的80后、90后都到了中年之际,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老的父母。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不敢病、不敢穷、更不敢死。他们知道全家的负担都在自己的身上,如果自己垮了,那整个家就垮了。
丽丽1982年出生,作为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她从小就备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爱。可随着年纪越长,丽丽发现自己身上的担子愈发的重了。
前段时间,丽丽的父亲腿摔骨折了,躺在床上无法下床。虽然说母亲能够照顾,但是作为子女,丽丽也要时常回家看看父亲的状况。
没想到的是,父亲的状况还未好转,婆婆又摔了。都是独生子女出生的夫妻二人,为了照顾好两边的老人,她和丈夫两人倒班去照顾,以至于忙到流产,才发现自己怀了二胎。当孩子流掉之后,丽丽的内心无比的崩溃。
甚至绷不住跪在父母跟前说,求您放我一条生路,我出钱你们去养老院吧,我太累了。看到女儿崩溃的神情,父母也是不忍心,便答应了女儿的请求住到了养老院。
01子女应该如何对待老人的养老问题?
1、尽可能去照顾老人
所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父母终究有老去的那一天,作为子女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给他们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就好像当初他们照顾自己一样。
2、挑选合适的保姆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需要没有办法空出时间来照顾父母。这个时候就需要挑选保姆来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但在保姆的挑选上要尤为注意,要选择品行好,还有懂得一定护理知识的保姆。
不过请保姆的这件事情,还需要征求老人的同意。有的老人脾气比较倔,不愿意接受有外人进入到自己的世界里,甚至觉得外人照顾不好自己时候,子女就需要另做打算了。
3、将老人送进养老院
"养儿防老"这句话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老人老去的时候,就应该有子女照顾他们,替他们善终。如果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代表着子女不孝。其实当下环境,很多子女因为工作压力,生活的重担,没有办法顾全到父母,只能将父母送到养老院当中。
其实现在的养老院,跟当初之前的养老院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能够提供住宿,还有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从旁辅助,能够给予老人贴心的照顾和医疗的帮助。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人们比较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子女,我们不应该意气用事,而是理性的,客观的去对待这个问题。从医疗,照顾等各个方面考虑,争取给老人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