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养老金的增长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每年翻几倍的增长。但是今年好像出现了一丝异样,养老金的增长貌似不再按照往年的百分点来计算,如果不按照百分比上涨的话,难道会让养老金的分配方式变得更加公平吗?对此,网上产生了一片热议,不少网民表达了自己的疑问,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其实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养老金按照百分比上涨是怎么样的一个操作流程? 其实按照百分比上涨的操作流程,有两种,用专业的术语来说,那就是有两个维度。
养老金上涨第一维度
一般按照百分比上涨的第一个维度,就是实行整体上涨的方式。简单来说,以2018年的养老金上涨百分比上涨为例,18年国家整体的养老金上涨了4.5%,2020年上涨了5%。这里的百分比的数字代表的都是整体国家的一个养老金上涨幅度,并没有按照各个区域具体的计算。
所以这种整体的维度其实是整个国家的一个养老金上涨的基本导向,如果当年的百分比是4.5%的话,具体到各个城市也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动。所以如果想知道当年的养老金上涨趋势的话,首先得看国家官网公布的整体上涨百分比,这样才可以对自己地区的养老金上涨做出准确的预测。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的网民去网上查近几年的整体百分比上涨趋势,却发现去年和前年的上涨百分比都是5%,不由得心里发问,难道不会产生问题吗?但是从国家统计局近两年公布的数据来看,即便是两年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但也没有出现什么较大的问题,社会上的老人还是可以做到老有所依的。
今年的养老金上涨的整体百分比,却出现了一个下滑,降低到了4.5%,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涨幅限高杆,当这个限高杆出现之后,养老金的上涨受到了限制,无法实现,继续提升,更加没有办法照搬照抄之前的百分比,所以就出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这让很多人感到非常不解。
养老金上涨第二维度
除了第一个整体的上升维度之外,养老金的百分比上涨还有第二个维度,那就是关于百分比的挂钩调整部分,是否还能够按照以往一样继续实行?其实很多人对这个东西存在疑问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单纯按照整体百分比上涨,可能会有失公平。
如果百分比挂钩的话,那么最终落实到各个地区,其实是会出现一定的差异的,毕竟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北京和上海,假设只是8000元,按照2%的比例,最终可以上涨160块,但是如果贵州,基础数据是2000块,即便是有20%的百分比,最终也只有40块钱的上涨幅度,所以差距其实是非常大的。
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会继续坚持,按照挂钩调整,假设大家仔细观察,今年国家官网发布的条例,就可以发现国家指出,不仅要坚持挂钩调整,还要加大幅度,加大比重。
新的养老金上涨方案
那么目前国家是怎么通过加重挂钩调整的比重来解决养老金问题的呢?其实很简单 就是将养老金的上涨和养老金的水平进行一个协调。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情况的老人都会有不同的上涨的方案。下面可以详细的解释,就以宁夏的例子来具体阐述:
宁夏在今年的养老金上调方案中明确地表示了以下几个方法:
1、首先是有一个基础的额度,所有老人每个月都可以领到50块钱的养老金;
2、其次是将之前社保的缴费年限作为一个参考点,如果缴费的时间较长,超过了15年,就可以定期的增加三块钱,如果没有超过15年,就只能定期增加两块钱。
3、第三点就是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年纪大,或者之前从事的行业比较艰苦的话,就可以提高养老的水平,前者每年都可以增加10到15块钱左右,后者每年可以增加五块钱到十块钱左右。
养老金不再按照百分比上涨,而是探索新的道路也展示了国家目前对于社会公平的重视,以及对贫富差异矛盾的一个解决,所以对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虽然目前还停留在一个初步的阶段,但是积少成多,如果一直坚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未来必将可以真正的达到公平公正。实现真正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