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退休人员正在比较他们的养老金,根据退休单位的不同,养老金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很多企业的退休人员低于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低于很多垄断企业的退休人员。这种养老金分布在贡献上是不合理的。
首先,如果按照社保基数计算养老金的数额,很多福利好的企业会为员工缴纳100%的社保水平,退休后养老金自然会更高。那些效率低下的单位只能为员工支付60%的工资,因此退休的养老金肯定会很低。
两家企业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是因为效益好、利润高,员工的养老金被瓜分了。一个坐在办公室的垄断企业员工,退休时的年薪为养老金5000,一个工作效率一般的企业员工,在第一线努力工作,退休金只有3000,这种贡献与养老金的比率之间存在很大的争议。从这个角度看,养老金的数额并不取决于社保的缴费基数,而是取决于单位的效益。
其次,如果养老金是按缴费期限计算的,缴费期限越长养老金就越多,这也是之前的政策。退休后的社会保障也有争议养老金。灵活就业人员只能自己承担缴费比例,而职工的社保大多由单位承担,退休后的差距也很大。
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相对不稳定,社保缴纳期限普遍偏低,甚至有些特殊群体交不起社保。从这个角度看,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的养老金个数不取决于缴费年限,而取决于是否有单位。
综上所述,不是社会保障将养老金划分为369个等级,而是工作将人们划分为369个等级。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