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告老还乡:古代士大夫的终极理想,现代退休人的乌托邦!
2021-03-10 14:11  浏览:51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告老还乡,是一个历史词语。

读书进仕,为官从政,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这是古代人最完美最成功的人生模式。


那时候之所以选择告老还乡,既是朝廷的制度,也是不错的人生选择。

因为,农业社会里,乡村是安身立命的终极去处。

功成名退,置一处庄园养老,死后葬进祖坟林地再正常不过。

现代人退休之后,则鲜有告老还乡的例子。

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生活在城市,因为城市是社会的主导,也是优势资源聚集之地,更是家庭根基所在。


从生活基础看,城里人再回到农村,理论上没有宅基地,没有土地,缺少足够的保障。

从社会关系看,工作一辈子,主要同事、朋友都在城市里,再回到乡村就成为陌生过客,无人能识,无友可交。

并且,子女也生活在城市,退休并不意味无事可干,抚养孙辈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医疗健康看,城市医疗条件比较好,并且医疗关系也在城市,看病治病比较方便。


生活中也有少数人,退休之后回到农村去,在那里发挥余热。

但是他们并没有扎根,城市里同样还有一个家,只不过是两头跑。

等年迈体衰时,城市还是最终落脚之地。

现在有人提出,让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去振兴乡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振兴一个地方,靠的是内在经济活力,而不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乡村都留不住年轻人,岂能指望退休老人?

只能说,这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


或许会有偶然现象,但不足以形成普遍共识和整体趋势。

我们要相信市场的调节功能,并不一定每个地方都要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有些地方注定会慢慢衰落凋敝,此处冷清会换来别处繁华。

未来也一定会有人选择告老还乡,因为人们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

宁静的乡村,或许是个最佳选择。

即使回到乡村,只是养老,不要有太多功利,指望他们带来什么实惠。

因为,振兴乡村不能靠退休的老人,他们无力可靠,这是基本常识。


发布人:ace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