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我活得连狗都不如”,86岁老人有15万,还有4个儿,却没人养老
2021-09-26 17:04  浏览:1299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86岁老人有退休金、拆迁款,却沦落到租房养老的地步。老人:我连狗都不如,我绳子农药都准备好了。大儿媳:婆婆的银行卡被老四拿着,钱都到哪里去了?


杨德英:三儿子跪下求我,不要想不通自杀!


杨德英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60多年前和在卫生院做厨师的丈夫结婚,一共育有四个儿子。


尽管当时家里每月总收入不到50元,但是,杨德英还是和丈夫一起,省吃俭用,修建了一栋10间的老屋。


等到儿子们成家后,二老将老屋一人两间平均分给了四个儿子,还留下了两间自己居住。


8年前老伴去世,杨德英便轮流在4个儿子家吃住,每两天一换。日子虽然不是很富裕,一家人倒也相安无事。


去年老屋拆迁,四个儿子都分到拆迁款、住进了高楼,养老变成了半个月一轮。可是没想到,才轮了两遍,就轮不动了。


不仅如此,兄弟间还反目成仇,吵得不可开交。忧心忡忡的杨德英老人只好寻求记者的帮助。


在长沙某小区里,杨德英一边给记者介绍情况,一边伤心的抹着眼泪:


三儿子给我磕头、求我,不要想不通自杀。我真的是绳子农药都准备好了,我去了还好些,生了这么多崽、我造孽。我没有路走了,我只能这样。




老人的三儿子租住在一套三居室的毛坯房里,平日里,老人的生活起居,就由三儿媳照顾。


眼下,杨德英在三儿子家住了两个多月了,除了老四偶尔上门外,老大老二已经很久没有探望过老人。


住老屋的时候,大家都过得很和睦,住进高楼了、有钱了,反而母子之间、兄弟之间产生了矛盾。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杨德英:我连狗都不如,这是在喂狗!


杨德英有严重的哮喘,一激动就要吸氧。今年年初,病情严重再次住院,轮不动的问题就出在出院后。


老人出院后,按照顺序去了老大家。可就第一天老人和大儿媳见过一面,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就见不到人。


既然你都不愿意见我,我在你这儿住着有什么意思?每每说到这里,老人都感到十分委屈!


考虑到刘翠也常常不待见自己,于是老人便收拾行李,径直来到了老三家。


杨德英的四个儿子被征收后,都住在同一小区。为了不再受老大、刘翠的冷眼,她对几个儿子提出,今后常住在老三家,其他兄弟轮值送饭就行。


可等着人送饭吃的经历,同样让老人觉得很不是滋味!


老人说,轮到大媳妇送饭的时候,总是不能按时,还经常会等不到饭。


好不容易等到该二媳妇送饭了。第一餐饭还好,是孙子送的,送到了手边。第二次饭是儿媳妇送的,她送到了门边,再回家打手机说,你去端饭,放在门背后!




说到这里,老人的眼泪止不住刷刷直流:我把门打开,伸出脑袋,好不容易才看到地上的饭盒。我连狗都不如,这是在喂狗!


老三:大人无理占三分,就算有账目不明,也不能拒绝赡养老人。


原本一家人生活过得好好的,怎么就在拆迁后,变得水火不容了呢?关于这个问题,老三有自己的看法。


老三说,从征收起到现在,家里产生的所有矛盾,其实就是因为那点钱。两个大的,想把母亲身上的15w块钱分了!可是,母亲身上有钱都不养,没钱了还会养吗?




老大老二觉得母亲偏心,手上的钱不明不白的补贴了两个小儿子,心里有怨言,才不愿意照顾老人。这是两个儿子不养母亲的理由。


但是,老三坚定的说,自己从没私下里拿过老人一分一毫。况且,大人无理占三分,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老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父母总是要赡养的。


老三的理由很简单:父母养子女的小,子女养父母的老。这是责任。两个哥哥不应该疑心账目不明,就拒绝赡养老人。


老三的说法,于情于理都没有错,记者也表示赞成。但是,两个哥哥会接受吗?


老二:她常常说两个大崽死了,妈妈这样对我们,有什么意思呢?


为了做通兄弟们的思想工作,老三、老四陪同记者一行来到了老二家。


老二媳妇刘翠开门后并没有和俩位小叔子打招呼,而是开门见山的表示,自己家并没有不养老人的意思,希望记者先去大哥家了解情况。


刘翠:老二这会不在家,你们到大哥那里去了吗 ?


记者:你可以喊他(大哥)来。


刘翠:我喊他来干什么,你到他那里去!


记者:我等下到他那里去。现在先和你谈谈!


刘翠:我没有什么说的, 我不是不养老人!


而就在这时,刘翠口中“这会不在家”的老二从里屋走了出来。谈到母亲,老二一脸的委屈。


老二说,我从分田到户开始起负责种田养家,早年间在农村,家里的农活都是我和大哥包揽,可母亲人前人后总是诋毁我和大哥,不认这两个儿子。她甚至说两个大崽死了!妈妈这样对我们,有什么意思呢!


老二媳妇:我们家老人不息事,她挑事!


老二的话才开了个头,刘翠也插进来,跟着诉说自己的委屈。


刘翠:我不是不养她,五月初四接过来,吃完夜饭就生气走了。


记者:为什么生气?


刘翠:不知道啊,她钱不对数,我们不该提这个钱。一提钱就生气,一生气就走了。我们家老人不息事,她挑事,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记者:她不是很清醒吧。


刘翠:她很清醒,在这边讲那边不好,在那边讲这边不好。别人家也有几兄弟,花钱都是几个一起商量,老人的钱搞得清清楚楚的。但是我们这边是一个人管,其他人都不知道的。




明明是在说婆婆的问题,可刘翠又把话题转移到了老四身上。而老四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


老四:母亲名下有两张卡,钱转到另一张卡上去了。


刘翠说,自从8年前公公过世起,作为生产队长的老四,就一直管理着婆婆的存款,这是婆婆的选择,他们理解。


但是,不理解的是,大家都是兄弟,母亲卡上大额资金的动向,理应相互知会一声,但是老四却从来不通知他人。


刘翠:12万1843.3块。我记死了这个数字,去年大嫂子去查账,12万被转走了。这次住院时,又少了一万,还说被偷了。偷了?不可能吧,还鬼来了!


对于12万的去向,老四的解释是:实际上母亲有两张卡,钱一直都在,不过是在两张卡里转了一下。当时由于大哥大嫂和母亲吵架,母亲不愿意拿出卡查询明细,才造成误会。


但是,在刘翠心里,不管是一万元在医院被盗,还是12万不知去向,她认为都是小叔子想侵占存款。老四的解释,在她看来,毫无说服力。


每次婆婆的卡上有大额拆迁补偿到账,老大、老二家的都会到场陪同见证。但是,如今这些钱对不上账,让他们不得不有所怀疑。


但是,老三的看法和老大、老二不一样:兄弟间再大的矛盾,都不是不赡养母亲的理由。不养老人就是没有孝心。如果不养,就只能打官司了。




在老大老二的眼里,两个小的是一个鼻孔出气的。所以,听到老三的“高调言论”,刘翠反唇相讥:


我没有孝心,反正我没有用老人家一分冤枉钱!


她认为,两个弟弟得了婆婆的好处,当然要负起更多的赡养责任,可问题是,即便是花了老人的钱,两个小的显然也不会认账的,这个怎么说得清楚!


杨德英:四个崽的娘,你喊打?


在老二家没有谈出个结果,一行人只好再次回到老三家。走进屋子,正是老人的吃饭时间。


一小碗冬瓜炖筒子骨,一点点米饭,老人正在老三媳妇的照顾下,细嚼慢咽。




吃不得甜食,吃不得辣椒,要吃清淡一点的。菜要很烂很烂,有糖尿病。还好有这两个崽,要是这一对小的对我不好,我就没有办法了。


老人一边吃,一边对着记者,絮絮叨叨。说起和老大老二家两个媳妇的矛盾,老人说,冤仇其实是以前结下来的。


记者:你说打你的是二媳妇吗?为什么?


杨德英:我骂崽,她说我不该。她最后没有打到我。崽我也没打,我抓了他的手。四个崽的娘,你喊打?




杨德英说,她和大儿媳、二儿媳积怨已久,早年儿子刚刚成家住在老屋,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她作为母亲教育儿子,却和媳妇发生了冲突,杨德英一气之下,拿起棍子敲碎了三块镜子!


几十年前的事情,老人记得历历在目。而对于自己的“暴行”,老人理直气壮:屋子是我砌的,镜子是我买的!


正是因为婆媳之间刻骨铭心的矛盾,老伴去世之前,对杨德英的养老很不放心。


杨德英:老公去世之前,什么都放得下,就是对我放不下,死前他指着大媳妇,把大拇指顶起来,意思是要她带好榜样,说就是这个娘不放心。说完,他就去世了。


回忆起老伴临终前的嘱托,杨德英老人泪眼婆娑。可大儿媳偏偏就没有记住公公的话,没有起好带头作用!


老大:搞不懂哪里得罪了母亲!


不养老人的这个锅,老大媳妇会背吗?在老大家里,老大媳妇李慧同样是满肚子的苦水,无处倾诉!


作为16岁就来到吴家的长媳,李慧一直给人以强势大姐的形象。她认为由于丈夫的内向,自己家在四个兄弟中吃亏最多,所以自己只能不断争取,希望能得到公平对待。


但是,李慧说,自从嫁到吴家,几十年来从来没有骂过大人,倒是老人经常骂孩子们,左一句崽死了,右一句崽死了。




说到养老,李慧满是委屈和不平,她也一再声称,自己不是不养老人的人。之前轮流照顾的时候,他要儿子送饭,婆婆却以和她们闹了意见为由,连孙子送的饭也不吃!


聊起年轻时候和婆婆的矛盾,李慧承认当初年少不懂事,有做的不周全的地方,但这都是30年前的旧事,如今自己也是做奶奶的人了,不会影响到现在的赡养!她自问良心上没有亏欠婆婆,可是婆婆总是找她的事!


而一直沉默寡言的老大也忍不住吐槽自己的母亲:


我搞不懂哪里得罪了母亲!从小时候起,家里的事情就是父母做主。父亲去世后,就是母亲做主。母亲银行卡上的数字,老三老四不说。都是老人的孩子,老人就是喜欢两个小的,不知道为什么!




老大说,母亲每月有2800元退休工资,还有征收之后的补偿款,一直是老四保管,这些钱有没有补贴老三老四的家用?这一直是他们兄弟之间的隔阂所在。


尽管从法理上讲,赡养老人和账目是否公开没有关系,但是,这样的事情不管放在谁的身上,谁都做不到所谓的“豁达”!


基于这种认识,记者通过双方沟通,最终达成初步协议,老人愿意公开来账目,大儿媳愿意出面,双方坐下来协商赡养问题。


老大媳妇:送饭你不吃,还要我怎么搞?去法院告我好了!


在去往约定见面地点的路上,李慧见到了很多老屋的街坊邻居。为了老人的养老问题,闹得满城风雨,她感到很委屈。


面对记者的镜头,邻居们说,老大媳妇照顾老人其实还是很多的。之前在老屋轮流照顾的时候, 老三在外面打工,长期不在家,都是老大在照顾。


听到邻居们的仗义执言,想到自己在老屋对老人的照顾,更想到婆婆没有一碗水端平、导致兄弟间种种不平衡的出现,李慧委屈的哭了起来了,不愿意上楼去接婆婆:


送饭你不吃,你还要我怎么搞?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上楼找到婆婆,希望婆婆能够主动下楼,去和儿媳见一面。


她不是我媳妇,我是不得去的!




老人的话语,干脆果断,没有丝毫犹豫。对大儿媳的不满,溢于言表。


记者再次回到楼下,想劝说李慧上楼,但是,此时李慧的态度也十分坚决:不去,去怕她骂我,让她去法院告我。


说完,李慧抹着眼泪,急匆匆离开了。


结局:租房住、请人照顾!


记者的介入、调解最后以失败告终。而对于养老,老人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因为常住在老三家,让几个儿子心生嫌隙,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公平,为了不让老三老四再背负压力,老人决定,在外租房、请人养老。




而几兄弟都十分关心的卡上余额,老人也最终公开了上面的数字:150000。但是,对于这一数字,老大老二并不认可!


写在最后:


原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怎么就过成陌路人一般了呢?


是因为钱吗?咋一看,这个变化的时间节点在拆迁之后,但是,把问题的根源归结到钱上,无疑是荒唐的!还有好多拆迁户,他们家里都是这样一地鸡毛吗?显然不是!


那是什么呢?这一切都是老人的任性、偏心导致的!


四个儿子,在老人眼里分成两类人。喜欢两个小的,就常住老三家,把银行卡交老四管,还逢人就说两个小的好!


不喜欢两个大的,就连他们家门不愿意进、人不愿意见、饭不愿意吃!


好生生的四个儿子四个家,就这样被老太太整成了两派。心里有猜忌,见面有怨气,说话有火气,这样的现状,继续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好?




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应该指责子女们没有宽容之心,不能赡养老人,还是指责老人爱挑事、导致子女不和,最终“自作自受”?


从正能量上来说,我们不能指责老人,毕竟“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如果有错,一定是子女的错。


但是,从现实上说,您要是摊上这样的老人,您有足够的耐心、大度、智慧,去化解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去无怨无悔的赡养父母吗?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关注!


发布人:adf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