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防老养老理念要与时俱进 宜早不宜迟
2020-11-23 09:52  浏览:51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是世界是人口多的大国,现在已进入化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是17%,养老的问题日益突显,已经是到了非不非解决不可的迫切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打破过去的那些条条框框,改变人们的养老理念,从根本上去解决,从源头上去解决,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第一,农民的养老问题,单单是依靠儿女养老,或者居家养老已经是不现实了,很多农民的儿女,为生活所迫,而散落在千里之外,四面八方,他们没办法做到放弃工作,而守在父母的身边。所以国家就要拿出一笔钱来,按照人口的比例,在农村建设一批普惠的养老院,收费不高,让农村60多岁的老人都能住进养老院。现在有这样现象,养老院不是没有,而收费太高,农村老人可望而不可求,农民自己没有退休工资,完全依靠儿女口袋里的钱,很多家庭都不堪重负力不从心。如果有一个价格合理,很多儿女都会把自己父母送进养老院,让老人晚年生活幸福,让远在城市打工的儿女也放心。

第二,虽然中国改革已经进展了几十年,但是人们的养老保险意识,还显得比较薄弱,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舍得投资,对给儿女们买房子也很重视,舍得掏钱,对儿女的成家结也很重视,舍得用钱,但是唯独对自己养老意识却忽视了,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没这个意识。国家养老制度上,对农民还是没有与城市市民做到同步。很多农民工,打工就像游击战,今天在这个地方,明天又在另一个,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如果买保险只能农民保险,即使月交几百块钱,到领取养老金时,一个月才两百多一点。这是影响农民交养老保险的根本原因。而没有把社保普惠到农民,给农民以后养老的一点安全感。所以大多数农民只象征性一年交了三百元的,到后一年能领一千多元的养老钱。如果国家现在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农民缴纳养老保险,将要老去的未来的农村老人怎么办?


第三,关于有退休工资的老人养老问题,国家不应该只是把他们工资一加再加,而应把他们退休工资加到限度停下来,把省下来的钱,办一些高质量的老年公寓,让这些国家作过工献的人住进去。有一些退休工资高的老年人,手中钱多了烫手,热衷于买保健品,甚至心甘情愿受骗上当,把几十万、甚至上百元用有害的消费上,这是对国家的财富极大的浪费,还有一些退休工资高的老年人,滋生着一批寄生虫的后代,儿子们成了不劳而获的啃老族。如何把退休工资高的老人钱省下来,为他们做养老的事业,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是一件有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第四,没有退休工资的人,要提前做好防老的准备,只要儿女成家立业了,让儿女独立生活,就应该为自己的防老有一个规划,趁自己身体还硬了,还能赚钱的时候存一笔养老的钱,给我把最后的一点钱,都给了儿女,当你动不了不能自理的时候,想指望儿女待在你身边伺候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对大是大多数老人要改变意识,靠儿养老不是靠钱养老,如果自己有钱的话,养老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第五,国家要从意识形态方面,大力宣传和倡导防老养老意识,教育引导全国人民,在50岁以前就要为自己养老打好基础和准备,要把养老和孩子、家庭放到同样地位,为养老预留一笔钱,这不是自私,是一个新的理念。有这样的理念,既减轻了以后孩子们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国家的负担。现在一“小”得到国家、家庭、个人的重视,在孩子的教育上,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上都舍得花钱,可是在对待一“老”上,国家也好,家庭也好,明显的地远远地重视不够。养老防老已经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中国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已经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中国养老制度与形势发展还有一些不协调,所以我们的养老理念要与时俱进,让老有所养,落地生根。让整个中国老人都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



发布人:9be8****    IP:223.213.0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