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早之前就有消息,国家会对一些高龄参加了养老保险的人群多发一笔钱。现在,有些地区已经明确了这个,确定今年会给满足条件老人多发一笔钱。而且这个政策惠及地区更多,但是每个地区针对的对象有所不一样。有可能是年龄要求不一样,也有可能是适用对象不一样。
很多人对这个政策感到很迷惑,不知道自己所在地区有没有这个政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可以领的话,每个月能够领到手高龄基础养老金大概有多少钱,农村户口跟城镇户口是不是一样多?
哪些地区发放高龄基础养老金
从目前各个地区发布的消息来看的话,安徽,广东等多个省份都有这个政策。不过因为这个是由当地财政补贴发放的,所以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徽省蚌埠社保局在这个月就已经发布了通告,从6月1号开始,对他们市满足高龄基础养老金的人群进行统计,并且开始发放基础养老金。发放对象包括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满足年龄要求以及参加了农村城乡养老保险。
每个满足条件的老人具体可以多发多少钱的基础养老金跟老人的年龄以及参保的年限有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老人,考虑到在医疗保健,健康护理方面的支出会更大,所以发放基础养老金也会更多。按照年龄将需要发放高龄基础养老金的老人进行划分。年龄在65周岁到74周岁范围内的老人,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多发2元。隔10周岁为一个区间,每个区间加发的钱数也是不一样。年满95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的养老金可以多加发50元。
城乡养老保险大部分参保人群都是一些没有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没有固定单位的农民群体。这部分人群的养老大部分都是依靠自己的后代。即使是参加了城乡养老保险,但如果老人年龄已经上了65周岁以后,还是会增加整个家庭的养老负担。因此,国家对这部分人群加发养老金实际上就是给这些农民发钱,尽可能减轻他们子女对他们的赡养压力。所以这对很多参加了城乡养老保险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高龄基础养老金政策依据
当然对于这个政策还是有人存在有疑问的地方,例如高龄基础养老金账户跟我们之前两个养老金账户有什么不同。地区给这部分人群发放这笔养老金有没有什么政策依据?
我国的相关部门早在2018年左右就提出过这项政策,并且给地方发放这笔养老金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研究这两个部门指导意见可以知道国家鼓励地方在自己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当地养老保险参保人群基础养老金。而且政策尽可能向一些高龄参保人员倾斜。因此很多地区就特地针对年龄满65周岁以上的参保人群再设计一个账户叫做高龄基础养老金账户。
跟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
这两种保险其实有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一般来说,目前职工养老保险人数相对比较多。我国基本上每年都会对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金进行调整,而且调整趋势都是上涨养老金。不过这个上涨的养老金不会特意区分是上涨哪个账户。简单来说最后的表现就是体现在每个月多领的养老金部分,不会归纳在是基础还是个人账户上。
但是对于非职工的参保人群来说,上调的养老金部分只是他们的基础养老金账户的钱数。这样两者一对比,其实前者每个月可以领取的钱数更多,不过他们的缴费年限以及总额也比后者多。
养老金账户里面属于基础的部分是由地方和国家共同承担的。国家部分是全民一样,但是因为有些地方经济发展好,人均收入高,物价水平也高。所以由地方承担的那部分会不一样,而且差距比较大。一般来说沿海城市地方财政补贴会比内陆城市更高。现在国家承担部分支付标准是每个人93元,但是地方承担部分例如上海是每个人1200元,但山西等省份承担的部分只有800元,地方跟地方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结语
按照目前的趋势,国家和地方应该会持续在高龄老人养老方面继续补贴,尽可能实现国家帮养老,减轻个人家庭养老负担。而且地区跟地区差距也会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