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到了60岁,有多少存款才能体面养老?内行人:起码“这个数”
2020-11-23 10:37  浏览:36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逐渐变老,到了老龄年纪后,基本就没劳动能力了,只能享受不工作的晚年生活。

当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0-55岁。也就是说,人到了60岁就该进入养老晚年生活了。

如今,我国的老人大致有三种养老方式:一是靠子女,二是靠自己,三是靠社保。

在以往,多数老人都是靠子女养老的,一大家子二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子女照顾老人也便利,直到把老人送终。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变大,子女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小家庭而奔波,照顾年老的父母可能不那么便利了,甚至不少的子女们小家庭都过得”急巴巴的”,如何才能让年老的父母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呢?因此,新一代中年人也该提前考虑养老的问题。

或许有人说,我们缴纳有社保,老了可以领要养老金的,现在不用考虑那么长远。

的确,大家缴纳社保就是为了将来领取养老金的,社保里面的医保还可以报销看病。这样一来,最起码在经济上可以为子女减轻负担,自己也不用过多担心退休后的生活问题。


这种想法固然没错,但是现实中,社保的养老金未必能完全保障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

首先,也只有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养老金会高一点,或许这类人的养老金能保障体面养老。但是还有不少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只有一两千元,还有很多人缴纳的是城乡居民社保,领取的养老金也非常少,一个月可能只有两三百块。如此一来,这些人想完全靠养老金养老就不现实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参保养老保险的人数约9.67亿,其中5.32亿都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占比为55%,最起码5.32亿城乡居民全靠养老金来维持生活也不现实。


因此,退休后养老,靠子女不踏实,全靠养老金也不现实。最好还是提前存一笔钱,将来可能还能过上体面的养老生活。

那么,到了60岁退休年龄,要存多少钱,才能过上体面的养老生活呢?

首先有一点要提醒,那就是所在地区不同,养老支出也不同。如果在三四线城市或城乡生活,只要没有突发事件,退休老人每月2000元的支出应该绰绰有余了;如果在一、二线城市生活,每月2000元可能难以实现养老自由。

根据之前“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发布的《中国内地退休入息策略及预期统计调查》显示:中国一线城市平均退休目标储蓄约400万人民币。这也意味着,如果是在一线城市生活,拥有400万存款才可能实现“养老自由”。


但是,在我国有多少人能在55岁-50岁之前存下400万呢?别说400万了,恐怕好多人到了退休的那一天,连50万都拿不出。

因此,当时这则调查数据发布之后,好多网友感叹:真不敢老了!

事实上,对于退休之后有多少钱才能实现“养老自由”的这个话题,答案也不同。至少笔者认为,生活在一线城市养老目标400万太高,能存这么多钱的人也很少。

此前,“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发布了一组调查数据,超过50%的人认为养老储蓄在50万以上正常;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养老储蓄在100万以内正常。


重要的是,这份调查数据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投放的调查问卷。因此,在笔者看来,这份调查数据得出来的结果,会比“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发布的那份报告更有说服力,也更现实,同时也体现出许多人内心的想法。

看到这里,或许还有些人认为养老储蓄在50万元有点多了。要想退休后实现“养老自由”,50万真得多吗?

根据之前机构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77岁左右。


目前,我国平均退休年龄在55岁-60岁之间,这也意味着我国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基本保持在22-17年左右。如果按照22年的养老时间计算,平均每个月养老支出约1833元,每年约2.27万元,22年下来就是50万元了。

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559元,折算下来一个月消费支出约1796元。如此来对比一下,50万养老储蓄就不多了。由此可见,想实现退休后“养老自由”、体面养老,起码也可能就要这个数。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本文来自作者原创,任何媒体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人:a7d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